拥有庞大的自建数据系统、专业顾问团队为各领域企业、机构提供优质的市场咨询服务
400-1050-98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
2023年中国工业装备减隔振(震)行业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机遇研究预测

1)工业装备减隔振(震)行业现状: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工业装备处于产业链中游,产品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阔,对我国制造业各环节起到不可代替的支撑作用。我国先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促进工业装备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工业装备随着其技术不断发展,趋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对环境及工业装备本身振源的振动控制要求很高,为工业装备减隔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工业装备大型化趋势进一步加深,工业装备将会引起更大的环境振动与噪声,基于环保等因素考虑,工业装备减隔振(震)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工业装备减隔振(震)是我国减隔振(震)行业的主要应用之一。根据下游应用分类,工业装备减隔振(震)应用包括发电机组、机械加工设备、传动设备、大型动力机械、通用机械等一系列工业装备。根据使用用途分类,工业装备减隔振(震)可以分为主动减隔振(震)和被动减隔振(震)。被动减隔振(震)是指在振(震)动传播途径中加入被动元件如橡胶、弹簧等,以减少传递到工业装备的振(震)动强度。主动减隔振(震)采用满足一定要求的作动器,根据所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应用一定策略驱动作动器,减少工业装备本身振动对其它设备或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工业装备中,核电设备是减隔振(震)产品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核电作为新型清洁能源之一,政府及各部委纷纷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法规推动核电行业发展,但其安全性问题阻碍了行业进一步发展。在核电发展过程中,几次大型地震灾害导致全球各国核电厂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对经济和人民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减隔振(震)产品可以保护核电设备结构,确保核电设备正常运行,因此核电的安全发展需要依靠减隔振(震)产品支撑。

目前,核电设备基础减隔振(震)技术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与其它工业装备相比,核电设备基础减隔振(震)产品在隔振效率、承载能力、温度、噪音控制等多个指标要求上普遍高于其他工业装备减隔振(震)产品的标准,因此核电设备基础减隔振(震)产品生产商掌握的技术通常也可运用于其他工业装备减隔振(震)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版工业装备减隔振(震)市场发展战略研究及投资可行性预测咨询报告

2)工业装备减隔振(震)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我国工业装备减隔振(震)技术已大规模应用到工业装备中,但在部分关键技术例如核电减隔振(震)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主要仍以引进国外技术及产品为主。针对国外垄断的产品和技术,如核电设备基础减隔振(震)系统,国内部分领先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研发能力,通过多年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实力,实现了核电减隔振(震)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国产化、自主化,正在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

3)工业装备减隔振(震)行业面临的机遇

1)工业装备大型化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提高减隔振(震)需求工业装备大型化有利于提高设备作业率和摊薄生产过程中非生产设备成本,近年来我国工业装备趋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随着体积逐渐增大,大型化工业装备将会对周围环境以及设备产生更大的振动和噪声影响,对工业装备减隔振(震)需求进一步提升。此外,由于工业装备大型化,传统的减隔振(震)产品难以维持装备固有频率,减隔低频振动变得更加困难,为传统的减隔振(震)产品带来严峻的考验。基于大型工业装备的减隔振(震)需求,减隔振(震)产品厂商将致力于研发能够承受巨大的工作负荷且拥有优异减隔振(震)性能的产品,从而推动工业装备减隔振(震)行业发展。

2)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为减隔振(震)产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中国制造2025》提出“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从而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但是,城镇化发展与轨道交通线路增多造成的环境振动愈发严重,影响高端装备工作稳定性,加剧高端装备的磨损,导致其精度和使用寿命降低,阻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工业装备减隔振(震)产品可有效降低环境振动对高端装备造成的影响,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减隔振(震)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加,中国工业装备减隔振(震)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政策推动清洁能源项目逐步落地,从而带动工业装备减隔振(震)需求提升减隔振(震)产品是清洁能源项目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发电站中的汽轮机组、管道系统、给水泵及变压器等设备均有相应减隔振(震)需求。近年来,中国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方针,提出“十四五”期间,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十五五”期间,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受到政策推动,核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将逐步落地,从而带动工业装备减隔振(震)需求提升。

(4)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减隔振(震)产品持续升级、性能提升随着我国减隔振(震)行业发展,下游客户对于减隔振(震)产品的实用性、耐用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将推动减隔振(震)产品持续升级、性能提升。例如,在轨道交通减振领域,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系统已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160km/h的高速线路中,随着更高时速的轨道交通减振需求提升,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系统的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断簧指示器及钢弹簧浮置板在线监测系统等产品运营状态监测和管理方面的产品及技术出现,对于保证减隔振(震)产品运营安全和平稳、降低养护维修成本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在工业装备减隔振(震)领域,振动控制技术难度高、综合性强,对工业装备减隔振(震)产品要求较高。目前,高精密工业装备在低频工况下的微振控制已达到微米级。随着高精密装备和仪器对生产和试验过程中的环境趋向严格,工业装备减隔振(震)产品振动控制性能将持续改进优化。

2)减隔振(震)产品应用场景多元化随着减隔振(震)技术发展以及产品性能提升,减隔振(震)产品应用场景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轨道交通减振领域,随着我国高铁及干线铁路呈现客运高速化和货运重载化等趋势,其振动对路基及桥隧结构的安全运营以及城镇区域造成的噪声影响加大,减振产品应用预计将从城市轨道交通拓展至高铁及干线铁路,应用规模有望提升。在建筑减隔震领域,由于地铁在TOD上盖建筑下部穿行,上部物业振动感及噪声较强导致居民居住体验不佳,阻碍了TOD上盖建筑发展;在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TOD上盖建筑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重视程度提高,以TOD上盖建筑为代表的新型住宅建筑将会加大减隔震产品应用。在工业装备领域,随着工业装备减隔振(震)核心技术被行业内领先公司逐步攻关,预计减隔振(震)产品将加大在核电等安全考验较高的行业应用。

3)减隔振(震)技术进一步发展与革新下游行业蓬勃发展将提高对于减隔振(震)效果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推进减隔振(震)技术发展与革新。在轨道交通减振领域,预制式钢弹簧浮置板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工厂化、机械化等优势,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将成为轨道交通减振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向高速化发展,高速线路浮置板减振轨道技术、高速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道岔技术等高速轨道交通减振技术将进一步应用与发展。在建筑减隔震领域,我国建筑减隔震技术将朝着复合技术方向发展,对TOD上盖开发的重视程度增加将会带动震振双控等综合性建筑减隔震技术发展。在工业装备领域,我国领先企业打破了国外核电减隔振(震)技术垄断,实现核电汽轮机组基础减隔振(震)技术自主化,填补了国内核电减隔振(震)技术领域的空白;受益于国家对工业装备的重视以及政策支持,预计工业装备关键减隔振(震)技术将陆续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化。

4)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我国减隔振(震)行业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发展阶段,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将是未来中国减隔振(震)行业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由于轨道交通减振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难度高,对减振企业技术、资金等实力有严格要求,中小企业难以参与竞争;同时下游轨道交通建设行业以大型国有工程施工企业为主,行业内整体客户数量有限,因此轨道交通减振行业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2021年,国令第744号《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发布意味着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地震监视防御区及高烈度地区的八大类建筑必须使用减隔震措施,推动众多企业进入建筑减隔震行业,行业处于快速增长期。短期而言,行业内竞争将日趋激烈;

长期而言,因建筑减隔震行业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门槛较高,预计技术储备及资金储备较弱的企业将逐步出清,市场份额将呈现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工业减隔振(震)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行业参与者众多,但在核电设备基础减隔振(震)等技术要求较高的领域,由于较高的技术壁垒以及市场准入壁垒,不具备技术实力或未获得认证的企业将会被排斥在市场之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

手机验证
请您输入您的手机号,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输入手机号:

  • 图片验证码:

  • 输入验证码:

您的订单已提交
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能联系
注册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企业名称:

  • 手机:

  • Email:

  • 其他要求:

    您可以留下您的疑问,待我们沟通时能更好的解决。您提交订单后,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网页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