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多肽类药物是指通过化学合成、 基因重组或动植物中提取的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多肽,是多肽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多肽的生物活性广泛而重要,能够广泛作用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因此,虽然多肽作为药物的开发史较短,但发展却十分迅速,目前已成为市场开发的热点。
产业发展阶段:从制备方法上来讲,多肽类药物的制备目前主要有化学合成、基因重组和从动植物中提取三种方法。由于多肽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含量甚微,提取时纯度也不够,限制了从动植物中提取多肽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化学合成中固相法合成技术的产生,极大推动了多肽类药物的发展。基因重组是指由于不同 DNA 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 DNA 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 DNA 序列的过程;基因重组在多肽类药物中主要用于长肽的制备。依据多肽类药物的作用和分泌部位,可以分为加压素及其衍生物、催产素及其衍生物、促皮质素及其衍生物、下丘脑-垂体肽激素、消化道激素、其他激素和活性肽等。
目前全球多肽药物市场扩容和仿制药的批量上市,也为我国多肽市场带来了成长的动力。我国多肽药物市场目前以免疫产品为主,肿瘤和糖尿病等产品占比不高,所以市场并未成熟,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未来潜力无限。
市场规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及医疗开支的增加,营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推动国内多肽类药物市场的增长。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多肽类药物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多肽药物市场规模756.6亿元,年增长率达20%,远超总体医药市场9%的年增长率,为制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对健康的关注增加、人口老龄化及慢性健康问题突显,预计国内多肽类药物市场未来将继续大幅增长。
2010-2018年中国多肽类药物规模现状分析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多肽药物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发展领域,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因覆盖面广、安全性高、疗效明显,多肽药物目前已被大量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哮喘、过敏、疼痛、关节炎、胃肠功能紊乱、肥胖、骨质疏松、癌症、肝炎、糖尿病和艾滋病等。多肽药物主要包括多疫苗、抗肿瘤多肽、多肽导向药物、细胞因子模拟肽、抗菌性活性肽、诊断用多肽及其他药用小肽7大类。目前有超过100种多肽药物进入临床试验,超过400种多肽药物正处临床前研究阶段;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128个候选多成药物中,已有40个进入1期临床,74个进入I/Ⅱ期或Ⅱ期临床,14个进入Ⅱ/Ⅲ期或Ⅲ期临床;处于I期和Ⅱ期临床研究阶段的多肽药物在代谢类疾病和肿瘤治疗领域占主导地位;Ⅲ期临床研究中的多肽药物在肿瘤和感染疾病治疗领域占多数,其中抗肿瘤多肽药物占40%以上。
2018年中国Ⅲ期临床研究多肽类药物市场结构分析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从天然提取到人工合成,多肽作为一种新药,在临床应用和生产制备方式上均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在临床上,多肽药物与重组蛋白药物、单抗药物类似,具有特异性强、疗效好等优势;在生产制备方式上,多肽药物接近小分子化药,具有纯度高、质量可控且结构容易确定等特点,所以目前多肽治疗已被认为是具有高选择性、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潜在疗法。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专业编制《多肽类药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企业投融资、项目立项、银行贷款申请、批地申请等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截至2019年5月,全球多肽合成药物相关数量为1153种,2018年上市的多肽药物为198种,适应证广泛,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类疾病等重大疾病或较普遍的疾病都有涉及,其中针对肿瘤的药物数量最多。
近期,多肽类治疗药物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至少60种多肽药物获得批准上市,并在患者中产生良好效益,同时还有数百个新的肽类药物处于临床前和临床开发中。未来,多肽药物的发展将继续建立在天然肽的优势上,与前沿科技融合,改善其缺陷,如化学和物理性能。多功能肽、细胞穿透肽和多肽药物共轭物等新型肽,将有助于扩大肽的适用性治疗。考虑到所有上述因素,有理由相信,肽作为未来治疗疗法,在某些医疗空白领域将拥有巨大的潜力,2025年中国多肽类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