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抬头显示器(Head Up Display),简称HUD,最初是运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车用抬头显示器分风挡玻璃型(Windshield,W型)和集成显示型(Combined,C型),可将重要的驾驶信息显示在玻璃上,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观察到相关信息。HUD最早出现在通用的Corvette上,时间是2001年。2004年宝马推出第一个彩色显示HUD。
产品优点:驾驶员使用HUD,可以减少视线转移的时间、视线转移带来的眼睛瞳孔变化、眼睛聚集点的变化,使驾驶员的视线和注意力更少的偏离道路,提升行车安全性。具体优点可分为三条:
(1)HUD信息显示位置比传统的组合仪表位置高,可减少视线转移时间。驾驶员查看车辆信息时, 通过HUD只需低下头5-10°;而看组合仪表的话,则需低20-25°;
(2)HUD可避免视线转移光线变化带来的眼睛瞳孔变化。驾驶员从组合仪表上查看驾驶信息时,眼睛从道路转移到组合仪表再转移到道路,由于道路亮度高而组合仪表(车内)的亮度低,眼睛就会经历由亮到暗再到亮的过程,眼睛瞳孔会进行调整;
(3)HUD可缩小眼睛聚焦点变化范围。驾驶员从组合仪表上查看驾驶信息时,眼睛的聚集点会由远到近再到远。而驾驶员从HUD上看信息时,眼睛聚焦点变化范围就不需要变化那么大了。
出货量:目前,全球车载前装 HUD企业主要有日本精机、德国大陆集团、日本电装、伟世通、博世等公司。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抬头显示器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7年,中国HUD出货量增长较为迅速,2017年出货量达到358万个,同比增长43.8%。对于车载市场来说,无论是前装还是后装,市场都是存在的。目前全球前装渗透率达到了2%左右,全球每年有9000多万的汽车产量,意味着每年有接近200万辆汽车配备了前装HUD;后装的汽车保有量较大,中国有2亿部的小汽车,按2%的渗透率计算,那么也约有400万个的市场空间,市场空间非常大,未来该市场空间仍有进一步开拓的潜力。预计,未来车内场景HUD 结合生物感知,改善人机交互方式,渗透率提升速度将加快。
2012-2017年中国HUD出货量现状分析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产业发展难点:从最初配置在宝马高端车上开始,HUD在汽车上的应用发展历经十余年,国内许多企业都开始进入此领域。但从目前国内市场表现上来看,业内对HUD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HUD不再是高端车型的标志,越来越多中低端车型上也开始出现了它的身影,HUD已经成为整车企业的一个重要卖点。但是从终端消费需求来看,后装HUD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不温不火,装配率并不高。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专业编制《抬头显示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企业投融资、项目立项、银行贷款申请、批地申请等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目前看来,导致HUD装配率不高的原因主要可通过三方面来分析:
从技术和产品来看,HUD是从战斗机上转移过来的技术,就技术本身来说相对成熟,但是现实内容的单一导致了性价比不高。后装 HUD 目前在交互体验、稳定性等方面都还不成熟,而且在后期加装中费用较高,价格大约在1000-2000元,导致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产品好不叫座。
从消费者习惯来看,消费者的固有驾驶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HUD的推广。平时看习惯了仪表数据,加装HUD感觉会比较花哨,实际效果一般。HUD成了少数尝鲜用户的选择之一,在市场上有突破遇到困难。
从替代品来看,HUD是一个可以后期安装的产品,受到智能后视镜,汽车机械和其他产品的挑战。这些产品的功能是相似的,只是载体和形式的交互是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后视镜和汽车发动机的使用者门槛较低(有大众基础)。汽车后视镜有一个成熟的供应链系统,在小的差距前提下价格更有利。
产业前景:车用抬头显示器前装更侧重于与原车的融合,后装更多的是产品与C端的体验以及和互联网平台的结合,虽然发展方向不大一样,但是都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前装 HUD 市场从2016年开始,向 10 万级别的车辆下探,也给了很多用户接触前装 HUD 的机会。前装首先要靠生产相应的产品和技术来获得主机厂的肯定,目前许多HUD公司获得与主机厂商合作机会,发力前装市场。
后装HUD在交互体验、稳定性等方面都还不成熟,还需继续深入研发。后装市场上主要靠HUD+智能硬件的发展,围绕HUD为核心,结合语音交互、视觉交互,在安全驾驶方面让周边的智能设备围绕在HUD的核心上共同发展。当奠定了足够的基础之后相信后装将逐渐向前装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