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起被列为三大污染。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得到控制后,噪声污染被列为21世纪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和了解和防治噪声污染,全国加快了声环境监测,目前我国声环境声环境监测基本覆盖了所有地级市。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围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调整、声环境质量监测、环境噪声投诉与处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绿色护考”行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0-2026年中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前景预测报告》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更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但由于规划不合理,管理疏松所产生的噪声污染伤害却日显突出。为了给居民提供良好的安居环境,国家加快了噪声的治理和规范。2017年全国各级政府发布了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的法规、规章和文件高达185份,内容涉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调整、“绿色护考”行动、建筑施工噪声专项整治等多项内容。科研方面,2017年各级环保部门组织立项或承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科研项目17个,经费合计702.3万元。研究内容涉及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划与对策、噪声地图研究、环境噪声管理系统等方面。在国家政策、科研支持以及行业减噪、降噪需求等的推动下,2017年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效益增长幅度与2016年相比呈现一定了程度的回升。2017年,为规范和指导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各级政府发布了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的法规、规章和文件共185份,内容涉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与调整、“绿色护考”行动、建筑施工噪声专项整治等工作。国家现行环境噪声标准体系包括声环境质量标准2部,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部,产品噪声辐射标准5部,环境噪声监测类标准10部和环境噪声管理类标准2部。据生态环境部、智研咨询整理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和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三项监测工作,共监测79669个点位。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92.0 %,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74.0 %。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9 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1 dB(A)。2017年,全国共有31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报送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各类功能区共监测21838点次,昼间、夜间各10919点次。昼间共有10041个监测点次达标,总点次达标率为 92.0 %;夜间共有8075个监测点次达标,总点次达标率为74.0 %。总体来看,2017年度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点次达标率高于夜间。 截至2017年底,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了2062个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站点。其中,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站点447个,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站点190个,建筑施工、工业企业等噪声源监督性监测站点1092个,噪声敏感区宣传、警示用途的监测站点(噪声显示屏)209个,科研用途的监测站点57个,机场周围区域噪声监测站点26个,其他用途的监测站点41个。全国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总数约600家,从业总人数接近2万人。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前景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专业从事噪声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已有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10余家。相关政策推动下,2017年,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效益增长幅度与2016年相比呈现一定程度的回升。2017年,全国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总产值约为135亿元,与上年相比略有增长。其中,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约71亿元。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8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32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报送了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全国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9dB(A),较2016年下降0.1dB(A)。在323个城市中,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一级的城市19个,占5.9%;二级的城市210个,占65.0%;三级的城市90个,占27.9%;四级的城市3个,占0.9%;五级的城市1个,占0.3%。全年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总产值约为135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约71亿元。全国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总数约600家,从业总人数接近2万人。专业从事噪声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已有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10余家。2018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对2017年全国声环境情况以及环境噪声投诉情况进行了汇总和描述。报告中提到,各级环保部门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和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三项监测工作,共监测79669个点位,监测结果表明,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92.0 %,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74.0 %。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9 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1 dB(A)。全国各级环保部门共收到涉及环境噪声的投诉55.0万件(占环保投诉总量的42.9 %),办结率为99.7 %。其中,工业噪声类投诉占10.0 %,建筑施工噪声类投诉占46.1 %,社会生活噪声类投诉占39.7 %,交通运输噪声类投诉占4.2 %。2018年,全国企业营业范围中包含噪声振动控制的企业约11000家,其中2018年注册成立的企业营业范围中包含噪声振动控制的企业近1800家;主业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总数约700家,专业技术人员约6000人。主业从事噪声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已有3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达110余家。目前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仍然以传统降噪产品为主,突出问题是科研投入偏少,核心知识产权少,同质化严重,但随着环境监管的加严,行业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日益重视,例如:2018年,阵列式消声器技术产权所有者通过专利授权的方式扩大了技术的使用范围,引领行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2019年我国噪声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热点仍然集中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机场等交通领域的噪声与振动控制;电力行业发电厂、输变电企业、分布式能源企业、石油化工、冶金与建材等工业领域建设项目的噪声与振动控制;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和地铁沿线建筑振动控制以及建筑内动力设备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新型声学材料以及有源降噪的研究开发等方面。2019年全国主业从事噪声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仍将维持在700家左右、从业总人数约2.6万人的规模,行业总产值将与2018年持平。
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热点将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振动控制,电力行业发电厂与输变电噪声控制,冶金、石油化工与建材行业等大型建设项目噪声振动控制,城市环境噪声在线监测与噪声地图技术,地铁上盖物业开发噪声振动控制以及新型声学材料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尤其是轨道交通领域的噪声振动控制,将延续可持续增长态势。企业经营发展将更多地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与社会化并重的方向发展。只有进一步改变我国目前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企业“小而散”的状况,引导企业和市场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噪声与振动控制企业的整体素质,树立企业整体形象,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