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锂电池隔膜是锂离子电池关键的四大原材料之一,外企控制隔膜供给。隔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池内阻、放电容量、循环使用寿命以及电池安全性能等电池性能。锂电池隔膜生产具备较高的行业壁垒,有干法、湿法多种工艺。
国内外生产企业现状:早期的锂电池隔膜行业由日本旭化成、东燃化学和美国 Celgard 主导。近年来,中国和韩国企业逐步掌握干法隔膜制备工艺并持续扩大产能,其生产企业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国内外锂电池隔膜品牌生产企业主要有日本旭化成、日本东燃化学、韩国 SKI、美国 Celgard、韩国 W-scope、星源材质、日本宇部、中科科技、金辉高科等企业。
其中,在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发展初期,国内企业受制于基体材料、设备和生产工艺等因素,主要以中低端隔膜产品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得低端隔膜产品竞争日趋激烈,隔膜价格不断走低。随着锂电池在安全性、载电密度等方面需求不断提升,高端隔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高端隔膜市场盈利能力仍有保障,尤其是壁垒较高的湿法涂覆隔膜。具备中高端产品生产能力的星源材质和沧州明珠产品毛利率均超过 50%,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并已进入国内外一线动力电池厂商供应链体系。因此,高端产品将是未来锂电池隔膜市场的发展方向。
市场主要数据分析: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预测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国内锂电隔膜出货量已达20亿平方米,对应锂电池装机规模接近100GWh,近5年CAGR达34.76%。其中湿法隔膜出货量13亿平方米,干法隔膜出货量7亿平方米,二者在增速上已呈现出明显的反差。
2014-2018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统计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干法隔膜出货量,亿m² |
3.2 |
3.96 |
6.26 |
6.55 |
7 |
湿法隔膜出货量,亿m² |
1.3 |
2.56 |
4.57 |
7.8 |
13 |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着湿法隔膜与干法隔膜价格差越发缩小以及动力锂电对湿法隔膜的需求越来越高,其占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从2014年仅有28.89%的占比已提升至2018年的65%。
隔膜生产成本以原材料、辅材及燃料动力为主,占比约为60%。因而PP、PE等原材料价格走势对企业成本有较大影响。这些材料与隔膜的力学性能有直接关系,为保证质量,目前中国绝大部分锂电隔膜生产商的原材料依赖进口。由于产线高度自动化,人工费用在总成本中的占比较低。
锂电池锂电隔膜成本构成分析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通过对国内主要隔膜企业进行了按照2018年的出货量进行了排名。十五强企业榜单显示,采取湿法工艺的上海恩捷以46800万平米的出货量排名第一,国内市场份额上升到20.5%。而以干法为主的隔膜企业星源材质以22960万平米的出货量排名第二,国内市场份额为10.1%。前十五强企业门槛为2700万平米。上榜企业中,干法企业6家,湿法企业9家,湿法企业明显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201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企业出货量前十五企业分析
排序 |
企业名称 |
出货量,万m² |
市场规模 |
技术路线 |
1 |
上海恩捷 |
46800 |
20.5% |
湿法 |
2 |
星原材料 |
22960 |
10.1% |
干法 |
3 |
沧州明珠 |
12500 |
5.5% |
湿法+干法 |
4 |
苏州捷力 |
12477 |
5.5% |
湿法 |
5 |
中兴新材 |
11500 |
5.0% |
干法 |
6 |
汇强能源 |
11000 |
4.8% |
干法 |
7 |
中锂隔膜 |
10000 |
4.4% |
湿法 |
8 |
河北金力 |
9500 |
4.2% |
湿法 |
9 |
中科科技 |
9000 |
3.9% |
干法 |
10 |
鸿图隔膜 |
8100 |
3.6% |
湿法 |
11 |
纽米科技 |
7300 |
3.2% |
湿法 |
12 |
金辉高科 |
4400 |
1.9% |
湿法 |
13 |
东航广电 |
3000 |
1.3% |
干法 |
14 |
中材科技 |
2948 |
1.3% |
湿法 |
15 |
东皋隔膜 |
2700 |
1.2% |
湿法 |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部分隔膜企业的毛利润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相比之前年度,均不同程度出现了下滑。尤其是随着隔膜均价的进一步下降,以及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行业内尾部企业开始出现亏损。从公开公布财务数据的隔膜公司来看,仅上海恩捷、星源材质和鸿图隔膜是盈利的,剩余的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尤其是中锂隔膜2018年的净利润亏损2.6亿元。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表示,隔膜行业的高毛利率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未来必须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吴辉表示,可以看到的是2019年以来,包括上海恩捷收购苏州捷力,中材科技收购中锂隔膜均表明,隔膜行业必须依靠规模取胜,随着行业内龙头企业的相互整合,尾部企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