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更多+
医用数字化放射摄影(DR)由五大部件(探测器、球管、高压、机架、影像工作站)组成。平板探测器是数字化放射摄影(DR)设备中最核心的组件,相当于数码相机中的感光元器件,直接影响拍片的清晰度、图像获取速度等。
虽然目前DR设备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80%,其生产企业已超过百家,但拥有平板探测器核心技术的企业数量家少。2010年以前,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技术和市场基本被国外探测器巨头垄断,X线探测器单价曾高达几十万元。2011年至今,以奕瑞科技为代表的国内厂家成功研发数字化X线探测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进口替代和产业化。当前全球平板探测器市场仍然是少数头部玩家的跑马地,全球生产厂家不到20家,其中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并达成稳定量产的不到10家。
产品发展现状:X线探测器的核心技术是传感器技术,目前主要以晶硅、IGZO、CMOS和柔性基板四大传感器技术为主,这四大传感器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终端应用场景,CMOS、IGZO及柔性基板技术与静态数字化X线探测器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但任一技术均无法覆盖大部分应用场景。
而从技术发展趋势看,数字化X线探测器朝着更灵敏、更低噪声的方向发展,同时CMOS、IGZO及柔性基板等技术也是业内的研发方向;从客户需求看,数字化X线探测器朝着低辐射剂量、实时快速成像、锥束CT成像和3D渲染、轻薄便携及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显然,CMOS、IGZO及柔性基板等技术是全球探测器厂商主要发力的方向。其中,IGZO传感器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大尺寸动态数字化X线探测器;CMOS传感器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率小尺寸的动态X线探测器产品;柔性基板传感器技术,国内已实现玻璃基板的激光取下及PI膜贴附等全自动化生产工艺。
DR市场运行现状: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1-2027年全球及中国平板探测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可行性预测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的市场规模约为17.3亿美金,其中医疗用产品市场份额约占74%,工业安防产品贡献了余下的市场。预计至2024年,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美金,年复合增速在6%左右。
2018年,中国DR市场规模为70-80亿。由于市场竞争激烈,DR市场价格处于下滑阶段,而且DR属于耐用性医用设备,设备更换周期长。虽然如此,但DR市场稳步增长仍有“市场+政策”两个重要推手。
目前,我国人口是美国4.26倍,但人均DR数量美国是我国的13.72倍,DR市场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以美国为标准,我们DR市场的增长机会巨大。随着国家新版《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鼓励进口替代等利好政策以及此次新冠疫情对DR认知提升的拉动下,未来DR采购需求量有望加速增长。在没有影响市场结构的重大因素出现的情况下,未来国内DR行业将长期处于5-10%的低速增长状态。
特别是移动DR,相比常规DR而言,拥有便携性、操作灵活、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放射科、骨科、病房、急诊室、手术室、ICU等科室以及大规模体检、院外急救等场景。
移动DR和常规DR犹如IVD行业中化学发光和POCT之间的关系,由于国内人口基数庞大,移动DR更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其性价比较高、操作简单。同时在疫情的催化下,国家意识到了基层医疗设备配置的缺口巨大。
移动DR将成为DR行业增长强劲的细分市场。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1-2027年全球及中国移动DR市场监测调查及投资战略评估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整体DR市场规模在70-80亿元,其中移动DR占比6%左右,即3.6-4.2亿元。2019-2023年,移动DR市场容量将持续增加,到2023年将达到19.52亿,CAGR为26.74%,占整个DR市场比例上升至近20%。
2019-2023年中国移动DR市场容量现状及预测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产业竞争格局:目前,国内数字化X线探测器市场供给依然相对集中,目前本土企业主要包括奕瑞科技、佳能、Trixell、Rayence、Vieworks、江苏康众等,本土企业拥有较高的产品性价比优势与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持,凭借自主创新能力和本土化服务优势打破国外品牌的市场垄断。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的收购兼并频现,探测器行业整合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最终,数字化X线探测器行业的不断整合将导致市场资源逐渐集中到少数几家掌握核心技术优势,拥有优质产品、良好客户群、渠道基础和管理能力的厂商,这是由行业体量和产品高技术特征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