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数据系统、专业顾问团队为各领域企业、机构提供专业的市场咨询及市场地位认证服务
400-1050-98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
2021年中国TFT-LCD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战略预测:市场规模、产能产量分析、供需格局分析、盈利能力研究预测


液晶显示技术(LCD)在1968年出现以来,技术不断发展和突破,终端产品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LCD技术在显示应用领域占有优势地位。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在其背面加上一个发光源,方能达到显示效果。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中国TFT-LCD行业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评估报告

1、LCD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情况:

(1)LCD技术及发展:液晶(Liquid Crystal)是一类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加热会变成透明液态,冷却后会变成结晶的混浊固态,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入射光线随之产生强度上的变化,人们可以通过控制液晶电场实现控制光线明暗变化的效果,最终达到显示信息的目的。使用液晶材料制作显示器件,从技术发展的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①动态散射型液晶显示器件时代(1968-1970年):196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America,RCA)人员发现了液晶的动态散射(dynamic scattering,DS)效应,首次制成了静态图像液晶显示器,标志着液晶显示器的诞生。静态图像液晶显示器件的主体结构是一个液晶盒,液晶盒由两片带透明导电电极图形的玻璃基板构成,其中的液晶材料中掺入了一定比例的离子型有机电解质材料。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液晶盒呈透明状;通过一定频率交流电时,会使液晶层内形成紊流和搅动,进而对光产生强烈的光散射作用,显示出了特定的静态图像。静态图像液晶显示器件无偏光片结构,一般背面衬以黑色衬底从而实现黑白显示,电流大,容易造成液晶劣化,未普及使用。

②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件时代(1971-1984年):1971年,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件(Twisted Nematic,TN-LCD)出现,该技术是在液晶面板玻璃基片上涂有一层定向膜,可以使液晶分子沿玻璃表面平行排列,由于两片玻璃基片表面定向膜定向处理的方向互相垂直,液晶分子在两片玻璃之间可呈90度扭曲,进而实现了光线的变化和图像的显示。

该技术被推广到电子手表和计算器等领域,日本厂家逐步完善了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技术,因其制造成本低廉,在七八十年代得以大量生产。1971年,第一支使用液晶显示器的手表Gruen Tele time问世;1973年,第一台使用液晶显示器的计算器SharpEL-805问世;1981年,第一台使用液晶显示器的便携式计算机EPSONHX-20问世。但是该技术显示信息量小,只能用于笔段式数字显示及低路数驱动的简单字符显示,应用的领域有限。

③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件时代(1985-1990年):20世纪80年代,经理论分析和实验发现,增加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时,可大为提高光电的效应速度,市场上产生了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件(Super Twisted Nematic,STN-LCD)。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和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相同,只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不同,扭曲角由之前扭曲向列型的90度提升到180度至270度。而且,单纯的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本身只有明暗两种变化,而超扭曲向列型液晶则以淡绿色和橘色为主,并可以通过增加彩色滤光片显示出色彩。

该技术在便携式计算器和液晶电视等领域得以开发应用,同时在大信息容量显示的笔记本电脑、图形处理机以及其他办公、通讯设备中获得广泛应用,成为当时的主流产品。

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时代(1991年至今):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模式会出现非选择状态带色问题,多色显示比较困难,运动图像的显示难以满足要求。于是,市场上研发出现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TFT-LCD是利用液晶面板玻璃基板上的晶体管阵列使LCD每个像素都设有一个独立的半导体开关。每个像素都可以通过点脉冲控制两片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即通过有源开关来实现对各个像素“点对点”的独立、精确、连续的控制。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提高液晶显示屏的反应速度并可控制显示的灰度,从而保证影像色彩更为逼真、画面品质更为赏心悦目。

因TFT-LCD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易驱动、无辐射以及工作寿命长等优点,TFT-LCD逐步应用到笔记本计算机、台式显示器、电视等领域。此期间,OLED、激光电视等新型显示技术出现并不断发展。LCD厂商持续加大投入,提升产品生产技术,不断增加玻璃基板尺寸,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产量。随着大尺寸液晶电视和智能手机的普及,TFT-LCD成为主流的显示技术。

(2)LCD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及我国大陆LCD行业发展情况:1989年,日本建设了世界首条第1代TFT-LCD生产线,实现10英寸TFT-LCD的大规模生产,并于20世纪90年代建设第1-3代生产线。至1995年前后,日本曾占有超过九成的全球市场份额。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液晶面板市场不景气,日本企业多面临亏损的状态,韩国厂商攻克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和技术,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三星显示和LG显示采取反周期投资战略,建设高次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台湾地区承接日本相关产业转移,实施“两兆双星”计划,为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至2009年,中国台湾液晶显示面板出货量已占全球总出货量的40%以上,成为全球重要的液晶显示面板生产基地之一,与日本、韩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新型显示产业”是我国政府支持的新兴战略产业之一。受益于我国政府“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的支持,我国大陆液晶面板行业逆势跨越追赶,全面布局,2009年起逐步新建16条TFT-LCD生产线,到2015年,累计投资4,308亿元,形成液晶面板产能由2009年158.7万平方米/年增加到2015年的7,612万平方米/年,液晶显示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2016年,我国大陆一年集中投资3,358亿元,新增11条液晶面板生产线,2016年底,我国大陆面板总产能7,869.69万平方米,其中TFT-LCD产能为7,788.32万平方米/年,位居全球第三,按面积计算占全球市场的29.6%。2017年至2020年预计新增产能9,400万平方米,占全球36%,其中TFT-LCD产能达到8,564万平方米/年,届时我国大陆面板总产能将跃居全球第一。2到2020年光电显示器件市场营收规模预计将超过1,200亿美元,出货面积将达到2.3亿平方米。

我国液晶显示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如京东方、深天马、华星光电等。除我国大陆企业迅速发展外,在全球制造业分工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境外企业如韩国三星显示、LG显示等也在我国大陆投资建厂,对我国液晶显示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目前,我国液晶显示行业正在处于技术提升、产能扩张、出货增加的阶段,液晶显示面板巨大存量和增量产能将有力地带动其必备关键配套组件导光板需求的有力增长。

(3)LCD技术的新发展:

①量子点显示技术:量子点材料是指直径在2-10纳米之间的晶体,当纳米晶体受到光电刺激时会根据其直径的大小不同而激发出不同颜色的单色光,该单色光光谱能量集中、色彩纯正。利用量子点材料可提升液晶显示的色域值,让色彩更加纯净鲜艳,表现更具张力。

量子点显示技术有两种实现方式:电致发光与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利用量子点材料在电场驱动下发出不同颜色光的现象,制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使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背光源发光效率更高、更为节能,受制于生产设备、工艺,该技术尚在研究中。光致发光是将量子点材料包覆在两层化学膜之间得到量子点膜,装配时放在导光板或扩散板上面,量子点膜在空间上远离LED光源,与当前模组制造工艺兼容度高,目前受到市场的青睐。

②曲面显示技术:曲面显示器屏幕弯曲形成的视觉景深令画面层次更真实丰富,提升视觉带入感,模糊虚拟和显示之间的严格边界,减少屏幕两侧边缘画面到人眼的距离偏差,获得更加均衡的图像,实现视野范围的提升。③宽视角技术液晶显示器是非主动发光显示器,主要依靠液晶调解光线在显示器中透过率或发射率来实现,这种显示实现方法限制了可视角度。液晶显示器的视角问题随着显示模式和补偿膜的发展逐步解决,目前液晶显示器已经到达175度的可观看角度。

 

手机验证
请您输入您的手机号,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输入手机号:

  • 图片验证码:

  • 输入验证码:

您的订单已提交
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能联系
注册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企业名称:

  • 手机:

  • Email:

  • 其他要求:

    您可以留下您的疑问,待我们沟通时能更好的解决。您提交订单后,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网页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