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乳制品是以动物(主要为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热、干燥、冷冻或发酵等工艺制成的液态或固态产品。乳制品是除母乳以外营养最为均衡的全价食品,它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有着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乳制品行业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规划评估预测报告》
1、产品分类:
行业产品分类主要如下:
(1)乳制品:乳制品包含液体乳类、乳粉和其他乳制品类产品,我国乳制品构成以液体乳为主,包含了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和调制乳产品,上述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口感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巴氏杀菌乳在杀灭乳品中有害菌群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使牛奶的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经过巴氏杀菌和简单瓶塑包装以及短途配送的乳品,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乳制品“新鲜”和“及时”的诉求。而灭菌乳经过高温灭菌,虽然活性物质相对于巴氏杀菌乳较少,但保质期长,对运输条件要求不高,适宜远距离运输。发酵乳营养全面,风味独特,更易被人体吸收,兼具营养和保健的功能。调制乳在乳品的基础上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调制乳某些营养素的含量会高于纯牛奶。
(2)含乳饮料:液体乳、含乳饮料二者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消费群体等基本相同或相似,且同属于液态含乳制品,只是在单位质量产品中乳的含量存在差异,因此液体乳和含乳饮料尽管分属于不同的细分行业,但却具有相同的行业特征。目前,我国生产液体乳的企业基本上都从事含乳饮料的生产和销售,例如蒙牛乳业生产的“酸酸乳”系列产品、伊利股份生产的“优酸乳”系列产品、光明乳业生产的风味奶系列产品等。含乳饮料行业既是乳制品行业的下游行业又是乳制品的衍生行业,已成为乳制品行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据统计时将两者分开,但在行业相关分析时将含乳饮料行业归类为乳制品加工行业。
含乳饮料尽管不如纯牛奶营养丰富,但将果汁、谷物等与牛奶有机结合,借助于牛奶中的蛋白营养成分及果汁、谷物等的芳香、色泽及其他矿物质营养,满足了消费者对营养互补、风味及口感相互协调等的需求,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
2、行业发展历程: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地带动下,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不断升级,乳制品作为改善家庭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量不断增长,但在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后,我国乳制品行业在“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下步入了转型调整期。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历程如下:
(1)起步阶段(1950-1977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量国营乳制品企业开始成立,我国乳制品工业化生产开始起步。1950年,内蒙古海拉尔乳品厂建成,同年上海开始使用喷雾法生产光明牌奶粉。1950-1977年,我国乳品行业缓慢发展,原料奶产量低,奶源以散养为主。
(2)迅速扩张阶段(1978-1992年):由于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进行奶牛饲养和乳制品加工,原料奶和乳制品的数量、品种、质量都有明显提高。1984年,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布公告,首次将乳制品工业作为主要行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乳制品行业经历了迅速扩张的阶段,奶粉进入千家万户,成为营养的代名词。这一时期乳品的数量、质量均有所提高,主要销售巴氏奶和奶粉,产品结构单一,区域销售特征明显。
(3)结构调整阶段(1993-1997年):该阶段乳制品供给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消费增长速度,生产出现过剩,乳粉积压滞销,部分乳品企业陷入困境。1996年和1997年乳粉积压严重,1997年以后,乳制品行业开始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液态乳。
(4)高速增长阶段(1998-2007年):随着奶粉需求遇到瓶颈,瑞士利乐公司联合国内乳制品生产企业推出灭菌奶,包装技术和杀菌技术的革命使得常温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我国乳制品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液态乳产量由1997年的774.80万吨,增长近4倍到2007年的3,633.4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71%。
(5)转型调整阶段(2008年至今):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乳制品行业多年高速发展带来的品质问题爆发,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骤降,行业陷入信任危机。消费者开始大量采购外资奶粉,同时,国外多个国家也禁止从中国进口奶粉。2008年后,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了多种政策规范行业发展,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奶业振兴政策促进行业发展。2020年,我国乳制品产量达到2,780.40万吨,较2008年增长53.56%,产量增速渐趋稳定,乳制品产量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行业由高速发展阶段步入转型调整阶段。
3、行业发展现状:乳制品产业是重要的民生类行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之“第一类鼓励类”之“32、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乳制品加工属于牧产品加工行业,属于国家鼓励类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成为居民日常营养食品,乳制品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1)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产销量持续提升:自2008年以来,经过多年的转型调整,我国乳制品行业再次展现了旺盛的活力。2019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及销量分别达到2,719.40万吨和2,710.60万吨,乳制品市场种类丰富、供应充足。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乳制品行业市场会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同时也将刺激中国乳制品产量进一步提高。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乳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完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生鲜乳抽检覆盖所有收奶站和运输车,乳制品实行出厂批批检验制度。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乳制品的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在99%以上,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连续10年未检出,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连续5年未检出。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乳制品5.51万批次,抽检样品合格率达到99.90%,是抽检合格率最高的一类产品;2019年,乳制品抽检样品合格率达到99.70%,与2018年基本持平;2020年的上半年,共抽检乳制品样品2.59万批次,合格率达到99.86%,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消费者在选择乳制品尤其是液态乳时,对国产品牌的信心正逐步增强。
(3)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相对单一,以液态乳为主,其中低温乳占比较低:在乳制品行业发展中,随着高温灭菌乳生产和包装技术的发展,液体乳的增速明显。2019年,我国液体乳产量达到2,537.67万吨,较2008年增长66.38%,其占乳制品产量的比例也从2008年的84.24%增长到2019年的93.32%,液体乳日益成为国民消费重要的组成部分。2019年中国液态奶产品结构中,巴氏杀菌乳占6.4%,灭菌乳占42.0%,发酵乳占33.8%,调制乳占17.8%。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巴氏杀菌乳占液态奶消费总量的80%以上,我国不足10%,相对偏低。长期以来,保质期长、运输半径不受限制的常温乳制品尤其是超高温灭菌乳成为我国乳制品市场的主要产品类型。而低温乳制品由于保质期短,需要全程冷链运输,成本和售价相对较高,在我国物流体系不发达的时期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低温乳制品的旺盛需求,因此在乳制品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并不高。
4、行业发展趋势:
(1)乳制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从人均液态乳消费量来看,我国与世界平均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奶及奶制品消费指导》中提出“每人每天摄入300克液态奶或相当于300克液态奶蛋白质含量的其他奶制品”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乳制品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单位:千克/人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017年1月9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五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奶业十三五规划”),“奶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2020年的发展目标,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供给和消费需求更加契合,消费信心显著增强。规划同时提出,乳制品加工业要继续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常温奶、巴氏杀菌奶、酸奶等液态乳产品。近年来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中国小康牛奶行动等持续进行,在现有利好政策持续推动下,中国奶业蓬勃发展,有望到2025年奶业实现全面振兴,基本实现现代化,产品加工、乳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消费结构升级,低温化将成为未来乳制品消费的重要方向: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其对乳制品消费品质和种类的要求不断提高,从原来单一的常温纯牛奶逐步发展为常温纯牛奶、常温酸奶、低温鲜奶、低温酸奶、含乳饮料等多个品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为满足消费者对于更高品质产品偏好,近年来乳制品企业围绕着巴氏杀菌产品、低温酸奶等产品进行产品升级的高端化发展。从营养价值上来看,由于灭菌工艺的不同,巴氏杀菌产品中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保全率比高温灭菌产品高约2~4倍,是活性营养成分保全率最高的饮用牛奶。在消费者成熟度较高的美国、欧洲等市场,巴氏杀菌产品的市场份额往往在90%以上,而我国目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巴氏杀菌产品在我国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随着乳制品消费理念的不断提升,以及食品领域冷链建设的加快,我国巴氏杀菌产品、低温酸奶的消费占比正不断提高,未来有望成为液态乳市场的主导产品。
(3)乳制品的安全监管正步入良性轨道,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国奶业已初步建立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监督管理的治理体系,覆盖从牧场到餐桌的全过程,以提升乳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我国乳制品的安全监管正步入良性轨道,未来将进一步加强。
“奶业十三五规划”将乳制品行业定位为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把乳制品质量安全放在优先地位,建设以安全为核心的法规标准体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消除产业链各环节监管漏洞,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未来,行业标准、法规、制度将更加完善,行业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提高,乳制品安全检测技术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