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更多+
根据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公布数据:2025年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呈现出规模快速扩张、结构持续优化的发展态势,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数量规模看,全国专精特新企业总数已突破14万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20万家,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优质企业梯队。
(1)行业分布特点:目前,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呈现出显著的制造业导向和高技术属性。公开数据显示,在"小巨人"企业集中的十大行业中,高达九个属于制造业领域,约1万家企业深耕制造业细分市场。从细分行业看:高端制造领域聚集了35%的"小巨人"企业;新材料产业占比约20%;信息技术领域占比18%;生物医药板块占比15%。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小巨人"企业分布特点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地区分布特点:目前,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地域分布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一致,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征。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成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地,仅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四省就集中了全国近40%的"小巨人"企业。
(3)行业政策特点: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政策可追溯至2011年,当时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旨在引导中小企业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路径。随着政策的逐步深化,2018年工信部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将其明确定位为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中的佼佼者。
进入"十四五"时期,国家层面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2021年出台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梯度化发展格局。截至2025年3月,中国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1.46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4万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政策内涵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肩负着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难题的战略使命。这类企业主要分布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领域,以及制造强国战略明确的十大重点产业领域。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