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感染类疾病是指当病原微生物或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侵入宿主后, 进行生长繁殖,并释放毒素,或导致机体内 微生态平衡失调的病理生理性疾病。感染即为病原体与宿主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性疾病,其中传染性较强,可引起宿主间互相传播的疾病称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病原体的侵袭力及宿主的免疫力密切相关。
病原体的入侵方式和途径通常决定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其主要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皮肤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 |
病原体类型 |
感染疾病 |
呼吸道传播 |
结核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
血杆菌、军团菌等 |
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肺结核等 |
消化道传播 |
沙门菌、志贺菌、弧菌等 |
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霍乱等 |
皮肤传播 |
化脓性细菌、厌氧菌等 |
体癣、花斑癣、手足癣等 |
性传播 |
淋病奈瑟菌、杜克嗜血杆菌等 |
淋病、梅毒、非淋菌性阴道炎等 |
血液传播 |
多为病毒,如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
甲肝、乙肝等 |
接触传播 |
人畜共患菌、布鲁菌等 |
狂犬病、血吸虫病等 |
抗感染类药是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的作用,通过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全身应用的各种药物。抗感染类药物是基础性用药,在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衣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等各类感染病症以及其他疾病带来的并发症治疗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是临床用药中最主要的分支类别之一。抗感染类药物品种丰富,种类众多,从大类上分,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又称抗生素类药物) 、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等。
其中抗菌药物是抗感染类药物中应用最为广泛、份额最大的一类,约占抗感染类药物总额的 90%。抗菌药物主要分为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生素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四环素类等等。
行业现状:全球抗感染药物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研发及新上市的药物数量减少,行业进入技术门槛不断降低。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成本及环保成本快速上升,全球抗感染药物产业链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此情况下,中国大陆地区抗感染药物产能迅速扩张,特别是使用传统化学法合成工艺生产的抗生素原料药技术门槛低,小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导致行业产能过剩,整体盈利能力有限。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日益严厉,国家要求原料药生产企业以低耗能、低污染的生物法代替高耗能、高污染的化学法。在此背景下,实力较强的抗感染药物企业不断提升生产设备水平、改进生产工艺、加大环保投入,达到国家环保要求标准;而规模较小的企业资金、实力较弱,无法担负改进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所需的成本,逐步被淘汰出局,使得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市场应用现状: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抗感染类药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重点城市医院抗感染药物销售额达到346亿元,较2017年增长2.7%,略低于整体药品市场增幅,但仍是化药市场中份额占比最大的药物大类。2018年,我国抗感染药物细分市场中,头孢菌素类占比为35%。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持续在我国抗感染药物领域份额排名第一。
抗生素是最大的抗感染药物类别,90%左右的抗感染药物均为抗生素。抗生素为人类疾病治疗做出巨大贡献,但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以及全球市场中均存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有效性降低。为促进药物合理使用,2012年,我国政府颁布“限抗令”,加强对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的规范管理,抗感染药物的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但其市场规模依然庞大,相较于欧美等成熟市场,其份额占比依然偏高。
产业前景:抗感染类药物在2012 年之前一直是我国最大类的用药,具有用药人数众多,市场规模大的特点。这与我国现阶段的疾病种类、用药习惯等因素是一致的。受国家“限抗令”影响,以及卫生监管部门对用药市场的规范,全身用抗感染类药物市场规模短期内增速放缓或出现市场规模下降的情况,但整个抗感染类药物市场仍然会维持较大的规模。
同时,抗感染类药物一直是我国最大类的用药,具有用药人数众多,市场规模大的特点。这与我国现阶段的疾病谱、消费水平等因素是一致的。尽管国家相继出台政策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会导致抗感染类药物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但抗感染类药物由于存在刚性需求,仍然会维持较大规模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