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机动车检测行业运行现状:目前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尚处快速发展、逐步规范成熟的阶段,部分检验机构对检测业务的认识不足,采购检测系统时偏重产品价格,而对检测系统的质量、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以及售后服务的及时性等方面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行业联网监督与管理的普及度还较低,无法实时分析检测数据的异常情况,对不合格机构的整治机制亦有待完善,加上部分地区检验机构数量不足、车主的可选择性小等原因,检验机构不会因检测系统故障或检测结果可靠性低而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目前机动车检验机构仍以执行单一检测职能为主,项目的实施难度集安检、环检与综检职能于一体综合型检验机构的承建相比要低。上述因素为部分业务规模较小、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较弱、产品线不完备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导致行业内呈现市场参与者数量多、布局分散的特点。我国大部分机动车检测系统供应商,以各地的本土企业为主,客户集中在当地或有限的几个区域,年订单量较少,销售规模较小。行业内市场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研发实力、业务覆盖范围广的企业相对较少,主要以安车检测、南华仪器、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
随着机动车检测系统行业的发展,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要求将不断提升、项目实施难度将逐渐增大,使得无法投入足够力量进行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提升的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而且由于行业内企业的技术实力参差不齐,导致现有检测系统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检验机构已经因为不堪后期频繁故障及维护不到位而被迫更换检测系统。在检测行业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检验机构将陆续更换技术更先进、售后服务更及时的机动车检测系统,从而导致技术实力较弱的企业流失现有客户,为行业内的优质供应商带来市场机遇。
以上因素将使得综合实力薄弱、无法紧跟行业发展的地方性中小型企业逐步被市场淘汰或被规模更大的企业收购,而优质企业的市场机会将不断增加。随着优质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兼并、上市或其他资本的介入,少数实力雄厚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机动车检测系统的领军企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最后,根据2020年10月22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发布的车检新政,该等新政策进一步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实质上对9座以内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原第7年、第9年的强制检测要求予以免除,同时将7-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原第2年、第4年的强制检测要求予以免除,将导致机动车检测频次下降或检测数量下降,短期内对公司机动车检测设备业务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预计未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在用车车龄的不断增长,将持续促进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以及上游机动车检测系统供应市场的发展。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中国机动车检测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
(2)机动车检测行业发展前景:
1、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拉动机动车检测等汽车后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72亿辆,较去年同期增长6.90%;其中汽车2.81亿辆,较去年同期增长8.08%;2020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328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55%。2020年全国有7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同比增加4个城市,31个城市超200万辆,13个城市超3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重庆超过500万辆,苏州、上海、郑州超过400万辆,西安、武汉、深圳、东莞、天津、青岛、石家庄等7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另外,在特种车辆方面,我国建筑业、仓储物流运输业、航空业、采矿业及军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特种车辆的生产制造。
我国汽车高保有量及高保有量增速为机动车检测市场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整体偏低,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据德勤《2020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统计,得益于过去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红利,中国汽车保有量有望在2025年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市场。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受检汽车种类的拓展,带动机动车检测等汽车后市场需求不断壮大。
(2)在用车车龄增长、检测频次增加促进检测市场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不同类型机动车的检测频次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只有经检测合格的车辆方可取得检验合格标志,未取得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
根据德勤《2019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中国保有车辆平均车龄约4.9年并随着进入存量市场平均车龄还在持续增长,对照国际市场用车经验,车龄超过5年后将迎来大型维修保养高峰期。同时随着中国汽车制造业逐渐走向成熟,耐用性和汽车质量的改善也不断延长了车辆平均生命周期。根据中汽协等机构的调查数据,2019-2021年我国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检测频次分别是2.1亿次、2.25亿次、2.41亿次,市场规模将达到630亿元、676亿元、723亿元,检测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在用车车龄的不断增长、强制检测的频次增加,将促进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以及上游机动车检测系统供应市场的发展。
(3)行业标准或规范升级丰富和完善机动车检测服务业务: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有效监控汽车污染物标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2018年9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GB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和《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上述标准于2019年5月1日起实施。2020年5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次GB38900-2020将代替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和GB18565-2016《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标准。
国家针对机动车安全性能、尾气排放以及燃油消耗量等方面的检测相应地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或规范,并根据我国的机动车制造生产技术发展、道路等级、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情况不定期的适时对相关检测标准进行修订。新标准一般较旧标准更为严格、先进,往往涉及到检验方法、检测设备的技术升级以及检测项目的增加或细化等。不断升级和完善的标准或规范促进了机动车检测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机动车检测服务业务。
(4)政府“简政放权”、“三检合一”政策的推行以及定价权逐步放开加速民营资本建设机动车检测站:2014年5月16日,公安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规定政府部门不得举办检验机构,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简化审批程序,并推行异地检验等改革措施,民营资本加速进入机动车检测市场。
2018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8年底前实现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取消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从业资格证和车辆营运证。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在2018年年内将货运车辆年检(安全技术检验)、年审(综合性能检测)和环检(环保检测)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合并,实现货运车辆“一次上线、一次检验、一次收费”,并允许普通道路货运车辆异地办理,为车主提供方便并减轻检验检测费用负担。2018年9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上述意见内容。目前,该项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落地实施。
2019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98号)发布,通知提到放开机动车检测类等收费项目,进一步缩减政府定价范围,对已经形成竞争的服务,一律实行市场调节价。明确“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的原则。
政府在机动车检测领域的“简政放权”、“三检合一”政策的推行以及逐步放开机动车检测收费,极大地鼓励了民营资本加速进入机动车检测市场,有利于加快检测机构建设,改善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不足及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状。
(5)参照发达国家机动车检测服务行业现状,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数量将进一步提升且将迈入整合阶段:据公安部统计,2020年12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动车检测机构配比相对不足。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截至2019年底,全国约有检验机构8,847个。据此计算,同期我国每万辆机动车拥有检测机构数量约为0.3个,而欧美、日本等地区该数值已超过2个,我国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供给严重不足,机动车检测站数量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目前,我国机动车检测服务行业除了检测站数量不足外,还呈现出散而乱的格局,行业集中度较低,尚无明确的行业领导者,而欧美发达国家因汽车产业发展时间较长,已孕育出本国的机动车检测服务行业龙头。未来随着国家对机动车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车主自身对于车辆安全检查重视程度的提升,大部分会倾向于选择具备公信力以及实力较强的检测站进行检测,因此未来我国大部分机动车检测站将面临整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