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数据系统、专业顾问团队为各领域企业、机构提供专业的市场咨询及市场地位认证服务
400-1050-98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
2021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盈利模式分析预测及竞争策略预测咨询


建筑设计行业是为建筑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管理和技术服务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起主导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设计行业也迅速发展壮大。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评估报告

1、行业发展历程:

(1)建筑设计行业企业数量变化:2008年至今,我国建筑设计企业数量有所波动,主要受下游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房地产行业整合影响。一方面随着下游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企业数量也会有所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一大批中小房地产企业逐步退出市场,下游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对上游行业造成挤压,从而建筑设计企业数量会有所减少。截至2018年末,我国建筑设计企业数量为4,973家,较上年减少2.28%,占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数量23,183家的21.45%。

(2)建筑设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化:虽然建筑设计企业的数量有所波动,但受益于建筑设计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设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整体保持增长趋势。截至2018年末,建筑设计从业人员约176.82万人,较上年增长12.89%,占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数447.28万人的39.53%。

(3)建筑设计行业营业收入变化情况:随着建筑设计行业市场规模及从业人员的增加,近年来我国建筑设计企业营业收入也保持迅速增长,2018年建筑设计企业营业收入为16,187.70亿元,较上年增长约30.71%,占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18%。

2、下游及相关市场发展情况:建筑设计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变化紧密相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民经济运行和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城镇化进程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等因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波动。

(1)建筑行业发展情况:建筑设计行业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设计费通常按照建筑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收取,因此,建筑工程的整体产值规模决定了建筑设计行业的规模。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是中国宏观经济连续高速增长红利的重要受益者,建筑业总产值一直保持20%左右甚至更高的增速之中,行业处于高速、粗放的发展状态。2014年是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的分水岭,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回归7%左右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加上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国建筑业在2015年之后回归中低速增长的时代。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实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有所回升。根据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4月印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5%;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7%,进一步巩固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2)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2014年之前,我国房地产行业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近年来,随着房价的快速增长,居民所承受的住房压力越来越大。为控制房价快速上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包括调整住房结构、限制房地产行业融资以及强化土地控制等,在政府系列政策引导下,房地产投资增速逐渐进入到稳步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19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9.92%,其中,住宅投资额同比增长13.94%,住宅投资额占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比例由2016年的66.98%上升至2019年的73.43%。

建筑设计处于房屋建设的前端,相较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房屋新开工面积的变化情况,可以更好的体现对建筑设计的需求变化。2019年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加8.5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加9.20%。

3、行业发展趋势

(1)由“量”到“质”的建筑产业发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成就显著,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市场容量持续扩张。建筑业过往增长主要解决了我国快速城镇化带来的需求矛盾,但存在技术水平低、劳动力密集、简单粗放等痛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配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由“量”向“质”的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2)在建筑产业中的地位逐步提升:

虽然建筑设计成本占建筑总成本的比重不高,但却对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关键作用,设计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优秀的设计能力,将显著提升建筑设计企业的竞争能力、产业链议价能力,获取更多的业务资源。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作为建筑的主导,在对建筑施工成本、建筑质量安全、建筑施工进度以及建筑能耗等方面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建筑设计咨询服务主要介入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等前期环节,业务环节相较于发达国家更短。2017年以来,我国政府在持续推进EPC总承包模式基础上,试点“全过程工程咨询”与“建筑师负责制”改革,建筑设计及咨询服务的业务范围和行业话语权获得明显提升。

(3)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建筑设计等工程技术服务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内建筑设计单位市场份额均不高,行业内尚未出现能够主导国内市场格局的规模化企业,呈现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的行业格局。

外延式扩张作为向其他区域市场和细分领域扩展的有效途径,是行业内优势企业快速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和地方市场最直接有效的办法,通过外延式扩张进行产业整合系未来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4、行业发展前景:

(1)建筑设计所属的创意设计行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将创意设计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如同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设计立国”的策略一样,创意设计也成为中国国策的重要内容。在诸多行业领域转型升级的趋势下,创意设计将成为重要推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5月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建筑设计属于创意设计服务大类、设计服务中类的建筑设计服务小类。建筑设计主要通过研究人的行为来探索建筑功能和形式的创新,提供人与环境关系的新模式,并向下游推广工程建设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品质、审美需求、居住环境、绿色环保、健康与安全等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行业人才队伍设计能力、创意水平的提升,对房屋建筑的以上新要求也越来越具备实现的基础和条件。未来,建筑设计品质的提升将越来越显著,康养住宅、科技住宅、“五恒”住宅、丰富多彩的公建、极具现代风格的商业建筑、充满设计感的制造业工厂等将为人们的生活、居住和工作环境、城市环境带来更多的提升。这些都需要更高水平、更高品质的建筑设计来实现。此外,随着全装修建筑的推广,建筑设计还需要完成与室内装饰设计、智能化设计的整合,进而创造出更多、更高品质的建筑作品。

随着建筑与城市功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的概念和范围也将扩大。譬如越来越多的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以及正在兴起的站城一体化设计、高铁和轨道交通的TOD建设等,将带来越来越多的综合型、大体量的建筑设计业务。这也将推动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向大土木方向渗透和扩展,进而推动部分建筑设计集团向大土木领域转型和拓展业务。

同时,随着业主和最终用户对建筑品质要求的提升,高端建筑的方案设计愈加受到重视。当前,建筑方案设计的高端市场,有相当大的部分被发达国家的建筑师垄断。但随着国内建筑设计行业和设计人才的逐渐成熟,高端设计作品中的中国作品比例也会明显提升。建筑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并不相同,每一个地理区域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依托建筑地域特征,将建筑地域表达形式与建筑设计技艺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更新创新理念、改变创新设计方法,进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性建筑作品。区域性设计企业站在如何解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立足于自身对区域文化的深刻理解,能够使设计达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层级,推广本土文化、区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直接推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机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51.27%提升至2019年的60.6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80%以上。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呈现梯度状态,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区域看,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同比提高0.72%、1.20%、1.16%和0.47%,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中西部快于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态势,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异进一步缩小。持续的城镇化进程以及区域间城镇化差异将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进而形成对建筑设计服务的广泛需求。

(3)城市群建设系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2018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2019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完善,梯次形成若干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又有利于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建筑行业作为城市群建设的基础支撑,在我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过程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4)信息化、智能化日趋显著: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高清晰度测量和定位技术、BIM技术、数字化协同和移动技术等科技正带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建筑行业也面临着行业重构。在此背景下,建筑业信息化也成为我国大力推动的产业政策。2016年8月23日,我国住建部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其中关于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目标所列如下:一是推进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深度融合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BIM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应用,促进企业设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加快BIM普及应用,实现勘察设计技术升级。推广基于BIM的协同设计,开展多专业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优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研究开发基于BIM的集成设计系统及协同工作系统,实现建筑、结构、水暖电等专业的信息集成与共享。三是强化企业知识管理,支撑智慧企业建设。不断开发勘察设计信息资源,完善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的价值,支撑智慧企业建设。我国建筑业正逐步向着信息化的道路迈进。

以建筑业信息化为基础,建筑设计在新科技的带动下正向着更高维度的智能化与科技化层次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平台上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整个智能建筑,智能建筑通过5G、城市大脑等互联互通,构建智慧城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正是社会进步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未来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内涵及外延都会不断扩展。

手机验证
请您输入您的手机号,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输入手机号:

  • 图片验证码:

  • 输入验证码:

您的订单已提交
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能联系
注册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企业名称:

  • 手机:

  • Email:

  • 其他要求:

    您可以留下您的疑问,待我们沟通时能更好的解决。您提交订单后,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网页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