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互联网市场概述:互联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商用以来迅速拓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也随之快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我国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互联网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互联网Web1.0:即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自1995年至2005年左右,互联网主要是传统的门户⽹站为主,内容的最佳载体就是网站,用户只能通网站收集、浏览和读取信息,网络的编辑管理权限掌握在开发者手中,用户只能被动获取信息。Web1.0是平台向用户的单向传播模式。
第二代互联网Web2.0:在此后的10年里,随着3G移动网络,智能手机的出现,互联网进入移动社交网络时代,用户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读取信息、图片和视频等,并上传到网上。为了是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得到快速响应,内容分发分网络也随之快速增长。
第三代互联网Web3.0:目前正处于互联网处于移动互联网融入生活阶段,随着4G的普及,5G技术的兴起,各种形式的网络应用产品不断涌现,互联网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宽,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获得更丰富的内容,并且会消费更多的内容,花费更多的时间。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线上消费等新生活模式等影响,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激增,线上消费异常活跃,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等大流量应用场景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迅猛增长。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到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8%。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特别是在疫情时期,互联网在抵御疫情、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全面复工复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017-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析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市场调研资料:2021年我国网民对网络视频、短视频、网络购物、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均达80%以上,且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等应用的用户规模相较于2020年增长10%以上。2021年12月底,我国网民主要的网络应用行为如下:
数据统计: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CDN市场竞争力分析及投资战略预测研发报告》
(2)CDN行业概述: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应用愈加丰富,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线上直播、网络视频、音乐等对互联网的质量和访问速度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带宽速率逐年增加,但随着用户规模的激增以及占用网络带宽较大的流媒体应用的兴起,网络堵塞、网络响应速度缓慢等问题逐渐显现,成为了制约互联网发展的瓶颈之一。CDN技术就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CDN不仅能缓解互联网网络堵塞,而且能提高互联网业务响应速度,改善用户业务体验,因此,CDN行业可以很好的为互联网发展赋能,并直接享受到互联网市场发展的红利。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是构建在基础IP承载网络之上,具备内容自动化分布及流量集中化调度控制能力的叠加网络,其依靠部署在各地的缓存服务器,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将当时能够最快响应用户的缓存服务器IP地址提供给用户,由缓存服务器直接响应用户请求,可以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其主要流程如下:首先,用户在网站或应用中点击想要获取的内容,网站或应用会自动根据URL地址去到本地域名解析系统(DNS系统)寻求IP地址解析。DNS系统将解析权交付给CDN专用DNS服务器,其将会把解析后的全局负载均衡设备IP地址返还给用户。用户通过返回的IP地址向CDN的负载均衡设备发起URL内容的访问申请,负载均衡设备寻找距离用户最近的缓存服务器响应用户请求,将用户申请的内容缓存后传送给用户终端。此时,如这台缓存服务器没有用户申请的内容,缓存服务器就会向网站的源内容服务器请求内容,源内容服务器再把内容传送到用户。
CDN应用的目的是解决互联网访问质量问题,为互联网发展赋能,因此,其发展历程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用户基本通过拨号方式来连接互联网,带宽使用较低且用户数量少,此时主要的瓶颈在最后一公里——用户接入带宽,而没有给提供内容的服务器和骨干传输网络带来太大的压力。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增加,使得内容源服务器和传输骨干网络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互联网瓶颈从接入段逐渐向骨干传输网络和服务器端转移。在此背景下,CDN技术横空出世,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走向成熟。中国CDN产业的发展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阶段:
缘起阶段:二十世纪90年代末,国内第一次互联网发展进入高潮,网站和互联网服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互联网内容的丰富和功能的拓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给网络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网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下降,同时限制了流媒体等新业务的发展。部分互联网企业为了改善用户的网站访问体验,降低网站在不同运营商网络中需要分别部署服务器的高成本和运维压力,开始尝试内容分发和访问加速服务,为用户提供面向静态网页内容的CDN服务。但因随之而来的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中国CDN产业自2001年开始进入了短暂的低速徘徊期。稳步发展阶段:2004年开始,互联网产业逐渐回暖,CDN产业随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XDSL逐渐取代电话拨号成为上网主要方式,DSL等宽带技术在全球逐渐普及,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提升,用户接入带宽提高到Mb级别,为网络流媒体服务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专业CDN服务提供商开始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内容分发能力,并支持动态内容的加速服务。流媒体服务与Web2.0业务理念的兴起使CDN需求开始回升并持续增加。
加速发展阶段:2010年以来,中国CDN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CDN服务从传统的互联网内容加速服务,向针对互联网应用及资源提供有效管理服务的方向拓展。当前,CDN不只是能对静态网页内容进行加速,还能够很好地支持目前互联网的主流应用与服务。CDN的主要应用场景及服务如下:
(3)云服务行业概述:云服务即云计算服务,是一种与信息技术、软件、互联网相关的服务,提供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平台,应用软件等整合的计算资源,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用户可以在不需要购买物理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情况下按需从云提供商处获得技术服务,比如计算能力、存储和数据库等。云计算最初起源于美国,中国起步阶段较晚,于2007年开始逐渐发展,与传统模式相比,云服务模式只需关注所需的IT资源,不用考虑机房问题,且即买即用,可快速开通资源,可以更好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中国在2009年开始出台云计算行业相关政策,受益于全球云计算市场发展和国内政策推动,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加,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云计算的主要类型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三种服务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此外,云计算拥有三大部署模式,分别是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具体为:
一直以来,云计算引发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的深刻变革。
①软件方面,云计算的应用使软件开发具备分布式特征,用户的使用模式由购买转为租赁;
②硬件方面,体现在硬件要求更强性能,同时具有更低功耗,可管可控性更高;③网络架构方面,则要求网络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支撑未来的创新型业务;
④终端方面,则要求使用便捷,更富有个性,并专注于提升用户体验:云计算的诞生消除了传统IT基础架构存在的弊端,如价格昂贵、结构复杂、难以惠及社会大众、资源分布不均和封闭、计算能力不对称等。同时,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强、高可伸缩性和成本低廉的优点,是ICT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更好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当前,中国云计算的主要用户集中在互联网、金融、政府等领域,其中,互联网相关行业仍然是云计算产业的主流应用行业,占比约为三分之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兴起与成熟也为CDN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一方面,很多云计算平台在对外提供服务时不可避免地会用到CDN的分发能力。另一方面,CDN的技术特点使得它本身就很像一种云服务,可以与其它云计算产品紧密联动,产生乘数价值。
(4)CDN与云计算行业发展趋势:
1)CDN与云计算相互渗透:云计算作为虚拟化数据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CDN业务通过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存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资源管理、节点资源池化等关键技术,可将大体量的内容中心和CDN节点部署上云,有效提高总体CDN节点的存储能力与利用率。云部署可提供全局视角的流量智能调度,从而有效提升CDN服务的带宽弹性,在弹性使用的情况下,CDN服务既能满足高峰时期大量客户访问对带宽的需求,又可避免建立过量的CDN节点导致在访问闲时的资源浪费。因此,传统的CDN服务提供商开始布局云计算业务,将原来的CDN服务整合为“云计算+CDN”服务。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亦纷纷自建CDN,将CDN整合到原来的云服务中,提升用户体验。云计算技术的赋能将使CDN服务提供商迸发新的活力。
2)CDN向边缘计算演进:边缘计算是一种分散式运算的架构,其功能是将应用程序、数据资料与服务的运算,由网络中心节点,移往网络逻辑上的边缘节点来处理。与CDN相比,边缘计算在存储功能上加上了计算,将原本需由中心节点处理大量数据通过分解,分散到边缘节点去计算。传统的CDN更多地借助缓存数据,提高近地节点数据传输的性能,而对于动态的计算服务只能回源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随着高清视频、物联网、人工智能、AR、VR的普及,CDN将无法满足用户对低时延、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这就要求CDN与边缘计算结合,从传统的以缓存业务为中心的IO密集型系统演化为边缘计算系统。
同时,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亦可互相协同。云计算在搭配了分布式的边缘计算之后,部门数据无需再传到遥远的云端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流量,降低数据中心的负荷。因此,二者结合则可以做到优势互补,云计算适合非实时、集中式的大数据分析处理,而边缘计算则主要完成即时、短周期分布式的数据分析处理。
3)CDN向小型化、高密化发展:尽管目前的4G、5G时代带来了更快的网络速度,但CDN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依旧存在。4G和5G技术解决的是终端到基站或者网关这部分,而中间里程仅依赖于建设高速骨干网并不能根治拥塞的问题。当同一份数据被不同终端用户请求访问时,数据需要传输多次,导致中间里程网络拥塞。CDN仍是解决中间里程网络拥塞瓶颈的有效手段。目前CDN节点部署较为分散,平均每个节点覆盖范围在10公里左右,适用于站点加速、直播、游戏等日常应用场景;随着5G技术的普及,网络将更加扁平化,具有低时延、大宽带、性能好等特性,在终端设备指数级增长和自动驾驶、智慧交通、VR、AR等对时延有极高要求的应用场景接入的情况下,现有CDN已无法支撑庞大的数据处理需求。若无法对请求作出及时响应,必然造成网络的大量堵塞,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因此5G时代或将使CDN向小型化、高密化发展,节点更加分散、部署进一步下沉。
4)新基建带动云计算产业发展:随着云计算的技术和产业日趋成熟,我国云计算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加速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预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云计算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3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754亿元。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随着国家加快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行业的渗透逐渐加深,市场对云计算服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未来云计算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5)混合云将成为企业上云的优先选择: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向“云”迁移,以及用户存在不同类型的业务系统和应用场景,“混合云”模式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云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公有云主要服务于弹性扩容业务和敏捷创新应用,而私有云服务于企业核心业务数据等私密度要求高的领域。未来随着企业对不同的云计算模式需求增加,传统企业和私有云、互联网企业和公有云之间的密切关系将被打破,不同部署模式的云服务既能相互打通,又能相互融合协同,从而满足各类企业对云计算服务的使用需求。因此,混合云的部署模式将模糊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界限,成为企业上云的优先选择。
6)云需求将会从IaaS向SaaS转移: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应用主要是企业计算市场,在公有云市场中,IaaS由于需要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且技术壁垒较高,更多企业相对愿意早期在IaaS服务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所以目前我国云计算市场的主流服务模式为IaaS模式。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调研,2020年,国内IaaS市场规模达895亿元,占公有云市场比重为70.09%。然而,随着国家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推进,将会带动云计算行业向前发展,同时伴随着企业上云的国家战略性目标,未来云需求或会从IaaS向SaaS转移,实现企业管理和业务系统的全面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