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复合功能性器件:复合功能性材料和复合功能性器件细分行业以研究为导向,对实验室配方调配、材料实验数据储备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行业内企业具备核心研发能力,从而根据客户需求研究、实验出满足特定要求的功能性材料和器件类产品。与此同时,企业的技术储备与数据积累也极为重要,企业长期的研发、试验过程中会积累大量实验数据,为功能性材料的物理、化学等性质的融合积累更多方案。因此,具备强劲研发能力与丰厚数据储备的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消费电子、通信行业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复合功能性材料和复合功能性器件也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除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外,还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组件、光伏发电、半导体封装等众多领域。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复合功能性材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分析及竞争战略可行性评估报告》
2、电子级追溯产品:电子级追溯产品主要实现标识、防伪、追溯等功能,满足客户不同应用场景下对产品的提示说明、防伪鉴别、零部件追溯等需求,在产品应用、产品流通,以及生产、组装的精益管理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印刷涂层处理技术,自研特种效果的印刷涂层或表面处理工艺,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具备特定的印刷效果,实现更高的色彩饱和度、更稳定的油墨相容性等。
目前,我国追溯类产品行业,从印刷原材料的配套生产,到不同种类印刷加工设备的制造,基本均实现了国产化。21世纪以来,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下游行业要求标签同时具备镭射、隐形、感温等特殊功能,以适应特殊领域的使用需求,形成了以追溯功能为主导的复合功能产品,如电子消费品行业通常需要追溯类产品符合国际通用编码规则,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又要求具备特殊性能,比如耐高温、散热透气等属性。
3、产业发展壁垒: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生产具有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特征,只有技术先进、资金雄厚、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总体来看,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壁垒: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精密度要求高的电子产品及精密设备,且不同应用场景下对材料性能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定制化特性,客观上要求企业具备研制各类复合功能的能力。其中包括根据应用终端不同、应用部件不同对材料选型、涂层配方的开发、涂层合成、功能性结构的设计以及精密涂布、精密模切、印刷涂层处理等工艺参数进行专门的差异化处理,以及工艺路线和控制方法的设计与选择。
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的制造工艺要求严格,生产过程综合了电子、机械、计算机、光学、材料、化工等多个专业学科领域,工序纷繁复杂且多学科交叉,从而要求相应生产企业在各个工序和领域都具备较强的工艺技术水平。
随着下游消费电子、半导体、新能源、5G通信等终端产品向着小型化、轻量化和多功能等方向发展,客户对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提出了更高的品质和技术要求。企业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水平,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能力以及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才能持续满足下游终端产品更新换代要求。
(2)客户资源壁垒:下游客户对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生产商的设计开发能力、全流程综合能力、生产工艺把控能力、下游产品技术理解深度等要求较高,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以及稳定的供货渠道,对于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资格认证程序,供应商通过工厂综合性实力认证、具体产品性能认证、批量生产全过程保障能力认证等诸多认证,方能成为合格供应商;对于新供应商,客户需要重新进行认证、重新熟悉供应商的技术及服务习惯、重新建立与新供应商的合作默契等,且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具有“价值低,作用关键”的特征,更换供应商的效率损失成本较高,因而在成为“合格供应商”并开展合作后,终端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避免造成生产节奏的脱节、产品质量稳定性下降等风险。因此,客户粘性较强的特点为行业新进入者设置了壁垒。
(3)资金壁垒: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的生产具有技术复杂、生产流程长、制造工序多的特点,这就需要相应制造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不同种类的配套生产设备,同时配套高端检测设备以保障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关键工序设备大都比较昂贵,如涂布生产线投入基本在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同时还需配套其他设备,如检测仪、分析机等设备也基本在百万元以上,整体投入金额大。此外,无尘车间、废气处理设施等必不可少的环境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因此,前期投资金额大为行业新进入者设置了障碍。
(4)管理能力壁垒: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因其产品多样性、制造工序复杂性等特点,企业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在原料采购、人力配备、生产安排等方面严密管控,才能在保证产品性能与品质的基础上,在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方面保持竞争力。只有形成严格高效的生产管理制度,企业才能维持产品的稳定性并逐步建立良好的口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企业良好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的形成需要长期实践积累,并不断从先进企业学习经验,这对于行业新进者而言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复合功能性器件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3、市场供求情况: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电子级追溯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5G通信、IC半导体及新能源应用(汽车、光伏)等多个领域。其市场空间主要由下游市场的规模所决定。其主要消费领域为:
(1)消费电子领域:电脑和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是复合功能性材料、复合功能性器件和电子级追溯产品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公司产品的市场容量取决于下游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量。电脑和手机都是广泛使用的电子产品,而且其功能升级、款式翻新、配置提升、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
1)个人电脑领域: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在个人电脑(包括台式、笔记本和平板)的显示模组、主板、电池、结构件和外观件中大量应用,除此之外,还用于摄像头模组、风扇、屏蔽罩、触摸板和键盘中。
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在PC中的应用分析
全球PC市场规模呈现平稳态势,从2019年开始增长明显;2020年,全球PC市场出货量2.97亿台,同比增长11.24%;2021年,全球PC市场出货量3.49亿台,同比增长14.81%,创下近10年来新高。
(2)智能手机领域与个人电脑类似,手机作为主要消费电子产品,复合功能性材料、复合功能性器件和电子级追溯产品用量巨大。如中框等结构件需要用到起缓冲和防水作用的框胶,而显示模组则需要用到散热、遮光、固定黏贴和电磁屏蔽等类型胶带,WIFI模组则需要材料具备吸波等特性。未来5G普及和手机结构的日趋复杂对智能手机的复合功能性材料用量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发行人针对该类要求提供胶粘材料、热界面材料、缓冲材料、EMI屏蔽材料、自动化设备开发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随着智能手机硬件层面的设计开始趋于轻薄化,且屏幕和电池不断挤压内部空间,手机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元器件设计不断向着集成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手机外观和内部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整个手机功能性器件和功能性材料用量的增多和升级,比如内部空间的狭小导致了电磁屏蔽件和绝缘件的增多,电池容量的增大以及芯片的高功耗导致了散热件的增多,散热材料需要扩大散热表面积,导热效率也越来越高。为了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而导致防尘防水件的增多,为了紧固元器件同时缩小尺寸开始减少使用螺丝导致单双面胶的增多。过去单双面胶的功能单一,主要起紧固作用且粘着力较弱,如今的单双面胶则朝着超薄或超厚、粘着力强、防水、减震的方向发展,电磁屏蔽材料将向屏蔽效能更高、屏蔽频率更宽、综合性能更优良的方向发展。
其他产品如保护膜对透光率、表面硬度、耐指纹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防尘网则不断丰富种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推出了多种类型的防尘网。绝缘片性能提升,种类增加,绝缘、耐热、阻燃等性能不断增强。功能性器件和功能性材料一般会伴随着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更新迭代而共同升级。
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分析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4.29亿台,较上年增长14.29%,且单个产品价值量和零部件应用数量都在不断增加;根据工信部数据,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021年全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3亿台,较上年增长15.99%。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为本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可穿戴设备领域:可穿戴设备是近些年消费电子领域新的增长点,以智能手表为例,功能性材料及器件在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框、排线模组、天线模组、电池、主板、显示模组和表带等。
复合功能性材料及器件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分析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1年全年可穿戴设备全球整体出货量为5.34亿部,同比上升20%。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从2016年的3876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13467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3%。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新功能下放和消费分级的大趋势,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正在保持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逐年增长。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