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24小时咨询】13701248356
【交付方式】EMS/E-MAIL
【报告格式】WORD 版+PDF 格式 精美装订印刷版
【订购电邮】zqxgj2009@163.com
【企业网址】www.gtdcbgw.com , www.bjzjqx.com , www.chinabgw.net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品牌实力证明:数据库市场占有率认证报告(2024版)-中金企信发布》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报告推荐(2023-2024)
《全球及中国数据库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4版)-中金企信发布》
《市场发展现状:在整体车联网大趋势下,车联网渗透率快速上升-中金企信发布》
《2024-2030年车联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及重点品牌市场占有率评估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2024年我国住房金融信息化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2024年我国住房金融信息化系统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中金企信发布》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1)全球数据库行业发展现状:在全球数据库软件市场中,不同数据结构、设计架构与商业模式的数据库产品对数据库软件行业产生了多样的影响。
1)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相较于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在表达非严格模式的数据类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适用于互联网领域的大规模数据处理需求。同时,部分非关系型数据库,如图数据库所特有的计算模型,在金融、公共卫生、社交网络等涉及复杂关系溯源、关系链条跟踪等场景下具有显著优势,也在近年来得到了技术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21世纪初期以来,尽管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键值、文档、宽列、时序等非关系型数据库在大数据、互联网领域取得了较大范围的应用。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重要数据信息,如交易数据、储蓄数据、出行数据、生产数据等,其表现形式和访问方法天然具有模式明确、关联清晰的特征,符合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并已经形成了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庞大信息技术生态,这也是关系数据库长期并将在可预期的未来继续保持主流数据库地位的原因。据IDC数据分析,2022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美金,而其中关系数据库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可预见的数据库软件市场中,关系型数据库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今的数据库产业概念中,“纯”关系型数据库已经非常罕见。随着数据库管理系统多模型支持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不再严格局限于单一模型。三大商业关系数据库——Oracle、SQLServer、DB2,两大开源关系数据库——MySQL、PostgreSQL都属于以关系模型为主,同时可支持其它非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类型。核心产品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除可支持关系模型数据外,亦可支持对文档、空间、对象等非关系模型数据的存储和访问。因此,目前产业界的关系型数据库概念,通常是指其主要模型采用关系模型,或者支持的多个模型中,包含了关系模型。在此概念下,关系型和非关系型可能存在一定的混同空间,而并无严格的非此即彼的界限。
2)云数据库与非云数据库: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数据库(云化的数据库服务)的概念被逐渐提出与应用。在形态上,云数据库采用了云计算基础设施作为承载数据库服务的基座;在商业模式上,其可简单划分为公有云部署和私有云部署模式,两者相同点主要在于信息系统均通过云化方式使用,而不同点主要在于公有云部署信息系统所需的资源属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用户按需购买/租用所需服务(资源),多采用按规模、按服务时长的租赁模式,且一般部署在互联网上;私有云则因为通常使用用户自有设备和空间,无需通过互联网租用外部云服务,在商业模式上则接近传统的自建数据中心。
虽然技术上具有共通性,但公有云部署和私有云部署模式仍具备着较大的差异。由于云厂商显著的商业平台特性,其公有云数据库多以云厂商自有产品和开源产品为主;而私有云数据库具有更加典型的传统数据中心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尽管目前公有云部署数据库市场增速较快,但重点领域客户出于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对本地部署模式仍有较高青睐。中金企信指出:“2021年,中国数据库市场产品部署方式以公有云部署为主,达到52.3%。但在金融、政府、运营商等关键应用领域中,本地部署(含私有云)的优势较为明显,成为客户的首选”。该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关键应用领域数据库市场部署中(按装机量计算),本地部署(含私有云)占比为68.5%,公有云部署占比为31.5%。
3)非商业数据库与商业数据库:根据商业模式是否收费,数据库可分为非商业数据库与商业数据库。非商业数据库以开源数据库为主;而商业数据库中,既有基于非开源的自有数据库产品,也有基于开源数据库开发后的商业化产品。
在IT行业,软件开源及社区孵化催生了大量优秀的开源技术,包括数据库在内的基础软件也有着许多开源社区的参与。开源数据库目前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开源软件由于其源代码开放的特点,在技术研究和学术领域也有着大量的应用研究。当前全球开源关系型数据库主要有MySQL和PostgreSQL,开源非关系型数据库主要有MongoDB、Hbase、Cassandra、CouchDB、Redis等。
在我国数据库市场,部分互联网厂商及商业数据库厂商往往选择基于开源数据库进行二次开发以推出其商业化发行版。而达梦数据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数据库产品核心源代码均为自主编写,并未使用开源数据库代码。
开源数据库通常采用“软件使用免费,技术服务收费”,或“基础功能版本免费,高级特性收费”两类商业模式,因此具有较低的初期拥有成本,对中小体量用户相对友好,适宜初创企业快速、低成本实现信息化建设。但对于大型政企用户,特别是对核心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性能、安全性等关键能力有更高要求的客户而言,传统非开源商业数据库企业如达梦数据等在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产品功能完善度、代码理解程度、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仍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
(2)中国数据库行业发展现状:中国数据库市场总体情况与全球市场基本一致,即在关系型商业数据库占据市场主体地位情况下,产生了非关系型数据库、云数据库、非商业数据库等类型。
除此之外,中国数据库市场还存在以下特点:
1)国产数据库厂商逐渐崛起,核心技术得到突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体规模在全球数据库市场占比较低,但数据库厂商数量显著多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截至2024年4月,中国数据库产品已超过280种,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大量中国数据库厂商的出现,为挑战传统数据库巨头带来了更多可能。以达梦数据为代表的中国数据库厂商,突破了大量核心技术,形成了高成熟度、高可用性产品,在金融、电信、民航、电力、社保、公安等领域实现了对重要核心系统的支撑。这一现象较少出现在中、美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2)信息安全和供应链安全得到重视: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和全社会的关注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为不断发展和提升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和供应链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性保障。在此背景趋势下,中国数据库市场正在产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3)数据库行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网状和层次数据库阶段、关系型数据库阶段、多元化数据库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1964年查尔斯·巴赫曼开发的第一代网状数据库IDS。在1964年至1970年间,主要流行两种数据模型:称为CODASYL的网络模型和称为IMS的分层模型。
第二阶段由IBM研究员埃德加·科德于1970年发表的论文《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开启,他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基于集合论和谓词逻辑的关系模型。同年IBM公司在开发出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后发布了SystemR,由此开启了关系数据库时代。
第三阶段从2010年前后开始。随着Google发布其GFS、MapReduce和BigTable技术,以及Hadoop、NoSQL等技术的逐步扩展,非结构化、分布式、HTAP、云原生、人工智能等技术显著的改变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目前全球数据库产业正处于第三阶段的剧烈发展周期中。不同技术趋势所带来的新产品、新形态显著的影响着整个行业的走向,并将在未来数年内产生持续的影响。
中国数据库产业受国内信息化产业整体发展较晚的影响,错过了全球数据库发展的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中后期,国外成熟的商业数据库产品直接进入我国市场,并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而随着数据库产业发展进入第三阶段,中国的数据库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并逐步跟上国外发展水平。
(4)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行业需求具备成长空间:根据中金企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为833亿美元,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59.7亿美元(约合403.6亿元人民币),占全球7.2%;预计到2027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286.8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6.1%。伴随着数据规模的高速增长,全球数据库市场增长迅速,整体市场空间巨大。
2)信息安全备受重视,数据库国产率显著提升:长期以来,以Intel、Microsoft、Apple、Oracle、IBM、Qualcomm、Google、Cisco等国际巨头为首的国外IT厂商在操作系统、数据库、芯片、服务器、办公软件、智能终端等领域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深入了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等各行业环节。与此同时,近年来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信息安全和供应链安全越来越得到国家、公众的重视。为保证信息安全,信息化安全建设势在必行。
从整体IT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库产业属于较具竞争力的一环,初步迈向“好用”阶段。从技术水平来看,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国产数据库已经走过了学习摸索的阶段,进入到了服务市场乃至引领创新的全新阶段,在集群技术、安全技术、分布式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从市场收入来看,国产厂商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据中金企信数据,2011年主要中国数据库厂商市场收入总和仅1.56亿元,而2021年、2022年主要中国数据库厂商市场收入合计均超过16亿元,增长逾10倍。
3)事务和分析齐头并重,数据库生态呈多样性发展:在数据量爆炸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存储结构也越来越灵活多样。日益变革的新兴业务不断催生了愈发丰富的数据库技术和产品形态需求。这些变化对现有的联机事务处理(OLTP)与联机分析处理(OLAP)泾渭分明的架构提出了挑战。
传统架构下,企业通常选择建立、维护不同数据库以便支持两类不同的任务。其管理和维护成本往往较高,且在OLTP与OLAP系统间也存在较大的数据延迟,企业难以开展敏捷、实时的数据商业分析活动。因此,能够统一支持OLTP和OLAP的数据库成为了众多企业的需求。目前,产业界正基于创新的计算存储框架研发HTAP数据库,通过实现基于同一引擎同时支撑业务系统运行和分析决策场景的功能,避免传统架构中在线与离线数据库之间大量的数据交互,提升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性能。
4)AI技术发展迅速,数据库智能化程度逐步提升:面对大规模数据和不同的应用场景,传统数据库组件存在业务类型不敏感、查询优化能力弱等问题。目前有研究通过将机器学习算法替代传统数据库组件的方式以实现更高的查询和存储效率并自动化处理各种任务,例如自动管理计算与存储资源、自动防范恶意访问与攻击、主动实现数据库智能调优等。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分析大量数据记录,标记异常值和异常模式,帮助企业提高安全性,防范入侵者破坏,还可以在系统运行时自动、连续、无人工干预地执行修补、调优、备份和升级操作,尽可能减少人为错误或恶意行为,确保数据库高效运行、安全无失。
5)云计算成为新一代IT基础设施,云原生数据库得到发展:在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出将数据库部署在云上的需求后,通过云服务形式提供数据库功能的云数据库应运而生。与传统数据中心采用的物理服务器、物理网络、物理存储设施不同,云计算环境下普遍采用基于容器化、微服务、Serverless等理念进行基础设施的架构,对数据库的运行环境假定提出了挑战。
云原生数据库技术以云化运行环境为前提,在设计上通常结合分布式技术并普遍采用计算——存储分离、日志即数据的设计思想,能够灵活调动资源进行扩缩容,可进一步实现资源池化、弹性变配、集约运维等能力,以应对更便捷、更低门槛实现云上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的挑战。
6)开源与非开源数据库共存,形成市场互补态势:开源数据库通常是免费的社区数据库,其源代码对外开放,开发人员可以在其原始设计基础上修改或使用。它以较低的成本、丰富的产品和活跃的社区支持为日益复杂的企业需求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开源数据库虽然避免了高昂的授权费用和服务费用,但在易用性、配套能力、服务能力、版本更新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增加了额外成本和使用风险。对于大型企业用户,非开源商业数据库厂商在知识产权、信息安全、产品功能完善度、代码理解程度、技术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未来一段时间内,开源数据库和非开源数据库在市场上将面向不同用户群体,形成市场互补态势。
1、企业填写“企业信息反馈表”确认订购意向;
2、由我方出示合同样本,双方确认合同条款即可签署达成合作;
3、双方按照合同条款约定订购方按合同约定金额汇入我方账户;
4、我方确认订购方款项到账后以邮件与快递形式将材料与国家认可正规发票提供订购方(注:相关细节合同条款中有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