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更多+
专精特新企业一般特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企业,均指国家级)则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企业的“佼佼者”“排头兵”。
自2019年工信部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以来,“小巨人”企业数量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它们是我国最具活力、潜力和成长性的创新群体之一,是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市辖区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人口最密集的空间单元,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承载,探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进一步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于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市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助力市辖区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民网研究院推出《市辖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报告》,研究市辖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特点、培育经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政策:国家高度重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工作。中央文件和会议屡次提及“专精特新”,且将其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制造强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壮大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战略结合在一起。近年来,相关部门密集发文,以政策引领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
(1)国家相关培育、支持政策: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首次在官方政策中提出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标志着“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一个专门体系。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并于2019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基础,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由此,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培育支持政策从部委层面上升至更高层级。
进入“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九部门于2021年12月联合发布《“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进一步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步伐。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2024年6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2024—2026年,聚焦重点产业链、工业“六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通过财政综合奖补方式,分三批次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首批先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以后年度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
(2)各地培育方案加快落地:近年来,地方政府部门陆续发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能级提升、配套强链、品牌创优等政策上持续发力。
公开资料显示:各地普遍提出了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数量。例如,2024年8月,《广东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提出,到2027年,累计培育超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000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2023年7月,江苏发布《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300家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5万家以上。2022年,浙江发布《关于大力培育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2025年,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万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省级“隐形冠军”企业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0家左右,打造成为补链强链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到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达到50个。
部分省级行政区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目标
统计20个省级行政区相关政府文件(根据公开资料可查到相关政策文件的省份,详见表1)可以发现,广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南、山东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数量目标都在1000家及以上,其中广东提出到2027年累计培养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江苏提出到2025年培育1500家,上海、浙江、湖南提出到2025年培育1000家。湖北、安徽、福建、重庆目标为到2025年培育300-500家。山西、云南、新疆、甘肃、吉林的目标是到2025年培育100家及以上。河南明确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每年培育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