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生物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市场现状: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市场主要由工艺相关杂质检测、外源风险因子检测、鉴别与表征等产品的试剂盒、技术服务、设备及耗材组成。
工艺杂质检测主要包括宿主细胞残留DNA/RNA检测、宿主细胞残留蛋白检测、工艺添加物残留检测、原材料及辅料残留检测等。外源风险因子检测主要包括支原体检测、微生物检测、内毒素检测、内外源病毒检测等。其他风险因子检测包括基因载体安全性检测、病毒空壳率检测等。目标产物表征相关的检测对生物技术制品的结构、理化、活性等表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包括成药性分析及目标产物鉴定。
标准化试剂盒在开发过程中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并经由标准化流程生产,减少了由检测操作和流程等原因带来的检测结果差异,质量控制分析结果的可重复性具有保障,因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验证性。相较于自建方法学,商业化试剂盒省略了检测方自建方法的繁琐步骤,无需反复实验以确认自建方法的检测范围、定量区间等,为样品的生物质量控制相关检测节省了大量时间。
此外,宿主细胞残留DNA前处理系统等前处理设备的应用可针对生物制品检测前处理要求,结合前处理配套试剂盒与耗材,实现专业的前处理程序,以保障样品提取纯化质量,从而提升检测的准确度与可重复性。检测及咨询服务的提供,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越的产品购置体验,也为不具备检测条件的企业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生物质量控制解决方案行业专项深度调研及竞争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
2、质量控制对于生物制品行业重要性分析:各国药监部门与生物制品生产厂商皆对产品的质量、规格、检验方法与限度、标准品等方面具备严格的技术规定。生物制品生产工艺复杂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上述规定根据药物来源、制药工艺等生物制品生产及贮存过程的各环节所制定,以保证产品安全有效。
当前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包括《中国药典》及药典增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等,其中《中国药典》的编制以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为指导,提升药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服务药品监管。《中国药典》通常每五年进行一次修订,2015年版《中国药典》在归纳、验证和规范的基础上,将2010年版《中国药典》各附录中的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技术及指导原则进行整合,实现各部药典中共性技术与检测方法的协调与统一。2020年版《中国药典》则对整合后的通用技术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系统性、科学性的增修订。通过数个五年的实践,《中国药典》不断完善,在立足我国国情的背景下,注重与国际标准协调,借鉴和采用国际先进成熟分析技术,建立科学严谨的药品质量控制要求与药品标准,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此外,为满足快速发展的生物制品领域的发展需求,国家药典委员会针对于临床研究中取得显著疗效的创新性生物制品不断发布针对性的标准草案,以规范、优化检测方法。2022年12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关于细胞类制品微生物检查指导原则标准草案的公示(第二次)》,明确指出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有条件地采用快速微生物检查法以替代经典无菌检查法,以减少富集培养及检测分析所需时间,未来生物制品领域相关监管机制将进一步完善。
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材料的来源复杂,可引入外源因子、培养基添加剂等。此外,生物制品组成成分复杂且通常无法进行苛刻的终端灭菌处理,致使难以仅依赖成品鉴定以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有效。因此,国家从法规层面不断改进完善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标准及检测方法,重视强化生物制品生产源头及生物制品生产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起始原材料、原材料及辅料等来源质量,筛查处理相关宿主细胞残留物及外源因子,并对其清除工艺进行验证,以逐层把控降低潜在污染的发生风险。
3、中国生物质量控制发展历程分析:《中国药典》作为中国药品的质量标准和强制性执行的技术法典,由原卫生部组建药典委员会,经由国家主导、企业参与的过程进行共同修订。为适应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质量控制产生的新需求,《中国药典》在一次次的修订中逐步规范化,其发展也促进了生物药安全性、有效性等指标控制水平的不断提升。药典中所采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从灵敏度、专属性较低的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逐步发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近些年来又逐步引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NA分子鉴定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先进的分析技术,灵敏度、准确性以及专属性大幅提升。
《中国药典》中针对生物制品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对于指导和建立相关的技术审评标准、GMP检查标准,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收载的指导原则,大多为考察药品质量、起草制定标准等方面的指导性规定,对相关环节起到了规范和协调的作用。随着《中国药典》内容的不断充实,生物制品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推进了生物制品监督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
围绕《中国药典》所确立的标准,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法规和生物制品的技术指导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生物制品各自的特点,规范和指导其研发、生产及应用,指导生物制品产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各类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涉及的监管部门除药监局、CDE,还包括卫健委、科技部等,监管法规体系日趋完善。随着中国生物制品行业的总体发展和生物质量控制标准的不断完善,生物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将更加注重药典标准在广义技术标准体系中的融合与协调。
当前,中国生物质量控制标准主要着眼于“药品质量控制标准”的狭义概念。生物制药主要由细胞或生物表达蛋白类大分子,蛋白的空间结构、翻译后修饰、稳定性等高度复杂,工艺控制难度颇大。故此,生物制品质量控制需结合生物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以适应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需求。未来,药典标准与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其他技术标准将进一步融合和协调,通过相关部门着眼于生物药整体管理工作,统筹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层次技术标准之间的融合与协调,最大程度发挥技术标准在生物药监管中的合力,促进生物药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同时,中国的生物质量控制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当前,中国和美国、欧洲等国的药典中,对于纯化水标准、微生物培养基适用性、无菌检查法等具体标准的确立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各国药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由国际协调大会(ICH)进行处理,协调各国对技术指导原则和药用产品注册要求的理解与应用。2017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对于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研发机构和制药行业将采用更高标准的指南加速国内与国际接轨,提升中国医药产业于国际中的竞争力。药典协调是ICH成员之间技术协调的重要领域,未来中国药品监管相关部门和药典机构将继续吸收国外药典先进技术,扩大《中国药典》在世界药品标准领域的影响力,使得中国医药产业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4、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2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149.9亿元,2018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2.8%。随着生物制品质量控制需求的提升,预计2025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230亿元。
2018-2022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5、中国生物制品质控试剂盒市场现状:2022年,中国生物质量控制试剂盒及相关试剂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2018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1.4%。2023年起,随着药品研发的推进,监管要求趋严,以及商业化后持续产生的质量控制需求,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试剂及试剂盒的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于试剂盒的使用而言,伴随更多细胞基因治疗产品进入临床、小核酸药物递送载体技术平台日渐成熟、抗体药物类别自单抗向多抗及ADC拓展、国内厂商对重磅药物专利到期后生物类似药研发的推进,质量控制需求将持续上涨。此外,受到中国药典逐步向欧美标准靠拢、国内药企海外商业化布局中、中美双报或中美欧三地申报的管线数目增多等监管层面因素影响,质量控制试剂盒凭借其效率更高、检测结果标准化等优势,有望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预计中国生物质量控制试剂盒及相关试剂市场将以17.2%的复合年增长于2025年增至56亿元。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设备市场运营格局及投资潜力研究预测报告》
6、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设备市场规模: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设备市场中包含多种检测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核磁共振仪器(NMR);生命科学仪器,如DNA测序仪,核酸扩增检测(NAAT)等;还有针对产品表面进行检查的仪器如免疫电子显微镜等。就细胞基因治疗药物和核酸药物的研发厂商而言,其对于测序仪的需求相对更大,就蛋白类药物的研发厂商而言,其对色谱与质谱仪器的需求相对更大。2022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00.8亿元,2018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0.6%。随着生物制品质量控制需求的提升,以及质量控制设备的不断升级优化,预计2025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设备市场将达143亿元。
7、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服务市场规模:2022年,中国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9.2亿元,2018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3.6%。随着生物药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及政府对生物制品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药企对于生物制品中工艺杂质及产品相关杂质的检测效率及检测灵敏度需求也将不断提升,国产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服务市场规模也将受益于多重因素的推动实现快速增长,将以15.0%的复合年增长于2025年增至30亿元。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服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调查分析及发展战略规划评估预测报告》
8、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分析:
(1)Biotech:Biotech以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宽规模,其于厂房建设上的投入有限,难以满足不同工艺生产线的生产与质控需求,故常需要CXO企业与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协助以推进项目的早期研发与后续的产业化生产。
(2)BigPharma:相较于Biotech,BigPharma可满足其自身生产需求,在生物制品质控产品的选择上,在综合考虑成本、时间后,更倾向于选用商业化的质控试剂盒以提升产品生产效率。
2、CXO企业:
(1)CRO:CRO企业主要服务于药物研发阶段,药物研发阶段由于产品研发方向多样,且针对在研产品对应的成熟检测技术有限,故为满足新兴生物制品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求,通常需生物制品生产厂商或CRO厂商与生物质量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共同协作开发出定制化检测试剂盒以实现准确、高效质量控制检测。
(2)CDMO:CDMO企业主要服务于药物生产阶段,该阶段产品生产工艺已较为成熟,考虑到CDMO承接的项目情况,其更倾向于选用商业化检测试剂盒,以提高项目周转。
3、第三方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机构:部分第三方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机构的检测能力与药监局隶属的检验研究院还存在一定差距,其所能承检的范围有限,在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合作及助力下,可提升其自身承检能力,拓展承检范围。
此外,生物制品质量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自身可作为第三方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机构为产品提供自产品研发早期阶段起始原材料的检测至产品实现商业化后的全流程的生物质控服务,并针对部分具有申报需求的产品出具具备业内认可度的质检报告,在为生物制品生产商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减少自建生物质控实验室的成本。
就工业客户的需求而言,生物制品的质控方案贯穿于生物制品自研发至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包括产品鉴别及表征、工艺优化、中试放大及商业化生产等。就检测需求量而言,处于研发阶段的产品因其质控方案需严格配合生产工艺进行动态调整,其检测需求量远大于生产工艺相对固定的已处于商业化阶段的产品。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