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电工专用设备行业现状分析:电工专用设备行业按用途可分为10类,包括发电机专用设备、变压器专用设备、电磁专用设备、电机专用设备、绝缘材料专用设备、工业蓄电池专用设备、电线电缆专用设备等。
电机专用生产设备是用来生产各种电机部件专用设备的总称,主要包括绕组制造装备(包括定子绕组制造装备和转子绕组制造装备)、线圈绝缘处理设备、铁芯加工设备、转子铸造设备以及座端盖等加工专用机床等。其中,电机绕组为电机的核心部件,在电机各构成部件中,其制造难度最大,价值最高,因此电机绕组设备是电机专用生产设备中最重要的专用生产设备。通过插纸、绕线、嵌线、整形、绑线等工艺流程,结合电机生产商提出的要求进行产品参数计算、工艺要求分析、个性化需求评估等,以达到高质量制造目的,满足电机工业化的生产需求,为电机制造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行业发展背景:国际上最早采用机械化生产电机绕组的记录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之前,以美国GE公司为代表的欧美电机厂为了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首次以机械设备生产代替了传统手工生产方式。目前,德国为世界上电机制造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电机绕组制造专用装备的发展速度也最快;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及韩国等国在电机绕组制造专用装备方面紧随其后,均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我国电机制造业起步较晚,至今为止共经历了原始阶段、专业生产驱动阶段、能效驱动阶段以及自动化、信息化驱动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电机绕组的生产制造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完成,其特点是工效低,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只能制作传统低档产品,也有部分厂家在这一时期引入了国外简单的机械化电机绕组制造设备。
八十年代中后期至200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机需求量的大幅上升进一步催生了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需求,推进了机械化绕组装备在我国的问世,形成了插纸机、绕线机、嵌线机、绑线机和整形机等专业机型。此阶段主要的生产模式为专用单机设备与人工操作相结合的半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大幅提升了工效及产品质量。2005年以来,随着能源和环保等问题日益严峻,电机系统的节能越来越得到重视,其设计向高效节能方向不断发展,相应绕组的制造难度也不断提升,对绕组制造装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促使绕组制造装备向多工序一体组合机方向发展。2009年后,出于对产品性能品质及节能降耗的更高要求,以及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电机制造企业对电机绕组制造主要工序的自动化生产提出要求。这种单元组合有机联结的具有高度智能化、柔性化等特点的自动生产线是如今最为先进的绕组制造装备,为我国电机制造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持和保证。
随着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相应的节能减耗要求也使得对工业高效节能电机的推广力度不断扩大。同时,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提出,智能制造的要求也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对新环境,电机制造业也迈入了新的阶段。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电工专用设备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2023版)》
(3)行业发展方向:
①宏观环境恢复稳定,整体向好:根据中国统计局初步核算结果,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1.0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总体而言,在工业经济增速仍快于整体GDP增速的情况下,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之比提高至33.2%,比上年继续提升0.6个百分点,是自2011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十年下降后的连续第二年回升。具体来看,第二产业中新产业新业态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汽车制造业增长6.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6%,专用设备制造业稳中向好。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交流电动机产量连续四年实现增长,2022年达到42,928.7万千瓦,同比增长5.99%。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行业分会对行业内骨干企业的统计数据,骨干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小型交流电动机产量11,089.0万千瓦,同比下降0.6%;大中型交流电动机产量6,189.3万千瓦,同比增长4.5%(高压电机产量3,618.0万千瓦,同比增长4.5%),大中型交流电动机产量占比有所上升。
综合来看,2022年中国在俄乌冲突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国内宏观经济保持稳定,2020年至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复合增长4.5%,工业增加值延续前一年趋势,占GDP比重继续上升。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速。另外交流电机产量也连续四年保持增长,电机绕组制造装备作为电机专用生产设备、电机的上游产业,受上述行业正面影响较为明显,因此也呈上升趋势。
②电机专用生产设备行业发展方向:
A.智能化转型:随着中国近年来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层面,中国电机市场对绕线组的质量及生产效率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策层面,政府自2015年《中国制造2025》便开始提出智能制造与自动化,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更是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提出了推动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指导。技术层面,随着工业4.0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与转化,中国的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头部国产工业电机厂商如卧龙电驱、大洋电机等均已投产自动化绕组生产线。因此,综合来看,国内电机绕组制造装备的全面智能化正是行业最大的发展趋势。
B.节能化转型:2021年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两部分联合发布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实现年节电量49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1,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00万吨,可见高效节能电机在未来碳达峰的政策背景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该计划还提出引导企业实施电机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电机,加快淘汰不符合现行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落后低效电机。加快推动电机系统智能化,因而未来必然会有相当比例的现役低效电机的强制淘汰。因此综合来看,未来随着原有非高效电机逐步被替代,节能电机绕线组需求会有较大增长,从而带动绕组制造装备向高效化、节能化的创新与发展。
(4)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我国电机专用生产设备行业起步较晚,电机的生产制造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仅通过人工手工操作方式完成。在二十一世纪初期,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电机需求量的大幅提升,我国才开始逐步发展电机的自动化生产。在技术实力积累、产品创新程度、工艺制造水平以及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机专用生产设备行业也将迎来长足的发展,其行业发展现状如下:
①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近年来,绿色转型及智能制造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2015年,国家首次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在随后几年又陆续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和规划建议,将电机生产装备列入战略性新型产业,加快推动电机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发展,推进工业领域高效节能电机的推广应用,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公司主要从事电机绕组专业制造装备及其核心零部件生产相关业务,国家大力发展低碳节能与智能制造领域,为电机专用生产设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也为电机专用生产设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②新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满足下游客户的定制化需求:电机专用生产设备所处行业下游行业应用领域广泛,范围涵盖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工业电机、家用电器电机等行业,其下游产品具有多样化特点,生产工艺差异性强,导致电机专用生产设备呈现个性化、定制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在产品的定制化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国内各项新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电机专用生产设备行业的智能化制造。其中,机器视觉技术贯穿了产品的生产与检测过程,运用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定位与生产流程后的质量检测,该项技术的成熟推广有效提升了产品的检测准确度及检测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精度的要求。数据集成互联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企业对地理位置较远客户的售后服务,通过互联技术可以远程处理客户产品出现的电器故障,保证客户生产的连贯性。
在此趋势及背景下,电机专用生产设备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积极运用各项先进技术,如数字仿真、数据集成互联、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机器视觉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更好地扩大竞争优势。
③国外企业仍占据市场主要地位,但国内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电机专用生产设备行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初期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电机绕组的生产制造基本上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完成。直到二十世纪初期,随着社会各领域高速发展,对电机需求量的大幅上涨,我国才迈进电机生产自动化的道路。虽然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型同行业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上具有先发优势,在市场中仍占据主要地位,但随着国内电机专用设备企业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国家从战略方向和产业政策上对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的大力推进,国内部分企业已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研发和工艺水平、产品创新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能够根据不同行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研制定制化设备,并有着快速的售后响应能力,达到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为我国在电机自动化生产领域打破了对国外的依赖并实现了部分的进口替代。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和相关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国内企业技术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国产电机专用生产设备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其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5)部分下游应用行业基本情况:
①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需求的增长,电机专用生产设备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动力驱动先进技术原理所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好的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驱动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其市场规模也迅速扩张。
在中国、美国等全球主要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带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6.6万辆,全球产量达到320万辆。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9.10%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从2020年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复合增长率为127.31%。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配套驱动电机产品市场需求量的提高,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用驱动电机数量达342万台;市场规模约为318.2亿元,2025年电驱动市场规模整体有望达到1,040.8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34.48%。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车辆性能、驾乘体验等不断提升,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包括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耐压性高、安全性高等,对于驱动电机的制造工艺和质量要求也将相应提升。
②工业电机行业:工业电机行业是电机专用制造设备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之一。市场规模上,2016年-2021年,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我国工业电机产量呈现波动的态势,2018年,全国工业电机产量为26,971.1万千瓦,同比下降5.14%,为近年来最低值,2019年到2020年行业产量快速回暖,2020年全国工业电机产量为32,334.1万千瓦,同比增长10.24%。目前,我国工业电机产量规模处于历史高点,但同时目前国内工业电机能效等级落后海外,机组效率约为75%,比国外低约10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为30~40%,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30个百分点,国内市场未来电机向高能效方向转型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政策层面,碳中和背景下国内高效电机更换需求趋势确定,带动未来几年电机市场高增长。
存量角度:2021年11月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鼓励使用以永磁电机为代表的节能电机,并提出到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将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中国2018年高效电机渗透率大约在3%左右,目前国内电机市场中普通电机在役仍达90%左右,与政策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增量角度,2022年6月23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再度要求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行动,加快电机更新升级,明确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而我国电机制造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较高,缺乏对于高效电机的研发以及生产能力,2020年我国工业高效电机产量仅占工业电机总产量的31.8%左右,依然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国家政策对于电机效率标准的愈发严格以及落后产能的更新替换,未来几年内,国内高效电机市场需求将保持旺盛,有望得到极大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