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红外成像技术: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又称红外光、红外热辐射,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0.76至1,000微米之间。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都不断地辐射红外线,红外线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材料特性直接相关,温度越高,红外线能量就越大。
由于红外线热辐射能量大小与物体温度相关,利用这一特点开发的红外热像仪,可将物体的温度差异通过图像清楚地在视频中显示出来,从而可以对物体进行无接触式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为工业生产、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和诊断工具,可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
红外线中,存在两个穿透性强、透明度高的波段,即3-5微米和8-14微米的红外线,被称之为“大气窗口”。其中3-5微米波段红外线对雨天、雾天等湿度大的气候条件穿透性尤其强,而8-14微米波段的红外线在沙尘条件下作用距离较其他波段更长。利用这一特点开发出的红外热像仪,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以及消防等民用领域。
(2)红外热成像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红外热成像仪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探测到物体,即使在有烟雾、粉尘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可见光光源,因此可以全天候使用。红外热成像仪以被动的方式探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比其他带光源的主动成像系统更具有隐蔽性。由于红外热成像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性强、目标识别能力强、全天候工作等特点,所以被应用于军事侦察、监视和制导等方面,在武器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各种坦克、装甲车等军用车辆的夜视、个人携带式武器装备的瞄具和夜视装备、飞机和导弹武器的侦查监视和导航、海军舰艇夜间识别和指挥攻击系统等。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中国红外热成像设备行业专项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指导可行性预测报告》
(3)民用领域运用逐渐普及,市场需求迎来快速增长期:随着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红外热成像仪在民用领域保持着很快的增长速度,增长幅度远大于军用领域。其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产品成本下降,带动了新的应用领域。随着红外热成像仪在电力、建筑、执法、消防、车载等行业应用的推广,国际民用红外热成像仪行业将迎来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期。
专家预测2023年全球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将达到74.65亿美元。在全球民用红外市场主要细分领域中,增长最迅速的是个人消费领域,2014年至2019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41%,其中智能手机热像仪更是达到40.99%。安防监控及辅助驾驶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也在10%以上。
目前北美市场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红外热像产品份额,欧洲和亚洲市场则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4)中国民用红外市场快速增长,新兴民用市场方兴未艾: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对于红外热成像仪的需求也日趋旺盛。除了传统应用行业外,未来将有更多新兴产业需求发展成为红外热成像应用的新增长点。
1、安防监控领域增速较快安防监控是红外成像设备的主要市场应用之一。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10年至2017年,中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从242亿元增长至1,142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4%。在安防视频监控产品市场,随着传统产品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红外热成像技术成为安防厂商的关注重点。
2016年美英两国每千人配备监控摄像机的数量分别是96台和75台,而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四地的千人均监控摄像机数量均值约为41台,仅为美国均值的43%。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千人均数量均在10台以下。由此可见,中国安防摄像头渗透率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且随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展,二、三线城市安防市场空间打开,中国视频安防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红外产品安防监控领域市场规模将达150至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考虑到消防、电力、工程建设、制程控制等领域需求,中国其他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需求会超过200亿元。
2、新兴民用市场方兴未艾:红外产品主要以红外热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及高端装备产品为主。除国防安全领域外,红外产品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安防监控、医疗、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
目前,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精确度和性价比的提高,执法搜救、温度测量、辅助驾驶等新兴应用市场的发展方兴未艾。中国的应急产业从2003年“非典”发生后正式起步,近年受到国务院、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加速发展。红外产品作为典型的应急装备之一,目前正加速与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等技术融合,拓宽红外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空间。
(5)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趋势:世界激光和红外光学元件组件产业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中国,其中美国、德国占据着激光和红外光学元件组件的技术制高点,中国则逐渐成为世界光学元件组件的生产基地。
美国是世界激光技术起源地之一,于20世纪60年代制成国际首台红宝石激光器,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激光技术领域居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红外探测器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于德国开发,但美国基于强大的光学和半导体科技研发实力后来居上,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亦最早投放至民用市场,处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拥有Coherent相干、IPG阿帕奇、NLIGHT恩耐等国际知名激光器厂商,以及II-VI贰陆等国际知名激光和红外设备及光学元件、组件企业。德国以其雄厚的光学工业基础,以高水平高精度的产品优势,孕育出CarlZeiss卡尔蔡司等光学行业巨头,代表目前世界光学加工的最高水准。在激光和红外光学元件、组件领域,拥有JENOPTIK、SillOptics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中国传统光学加工是自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军工、航空航天的研究院所和企业。行业发展前期整体上较为分散,规模偏小,装备较为陈旧,加工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高效、高品质、低成本批量化生产技术方面较弱。随着国际光学元件组件企业大量在中国设厂以及与国内少数光学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国内优质企业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向现代光学加工企业转型,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出现了一批技术与装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有较强的品质保证与过程控制能力、精密光学元件组件的批量化生产水平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