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精密给药装置行业概况: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包括胃肠道给药(口服、舌下和直肠给药),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等),以及吸入给药、鼻腔给药、局部给药等。其中注射给药因其药物吸收快,进入体内药量准确而被广泛应用。现阶段我国各种注射用药物(粉剂,水剂)仍广泛采用安瓿瓶和西林瓶罐装,通过各种规格一次性注射器在临床端实现给药,具体如下图所示:
上述常规的注射给药方式有如下缺点:①临床操作比较繁琐,对操作者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专业的医护知识和临床操作经验,只能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来操作;②在安瓿瓶、西林瓶开启过程中,会有玻璃碎屑、空气微生物污染的风险;③注射剂量精度不高,无法实施精准给药;④当需长期使用时,患者依从度(即患者对医生开具药物应用的服从程度)尤其是儿童、老年患者较低;⑤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需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处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导致各种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等;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痛风、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等)高发,慢性病的治疗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由于现行的注射给药方式需要医护人员操作,日益增加的慢病患者与有限的医护资源形成了严重的矛盾,迫切需要一种便于患者自我注射给药的方式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医护资源短缺问题及降低患者日常给药的时间成本和物力成本。随着药物研发、药物包材等领域的发展,一种采用卡式瓶罐装药液用笔式注射器进行自我皮下注射的精准给药方式迅速得到患者的认可。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中国精密给药装置市场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预测报告》
目前,国内注射笔主要是由传统一次性注射器发展演化而来的新型精密给药装置,主要分为电子式注射笔、机械式注射笔两种,主要特点如下:
相较于传统的注射给药方式,注射笔有以下几大优势:①患者不需要较多的专业操作知识便可顺畅使用注射笔进行自我注射治疗,操作简单便捷;②注射笔使用的是预先装填好药物的卡式瓶等“笔芯”,不需要多次药物吸取与转移,相较于传统注射器减少了药物的浪费以及药物污染的可能性;③多数注射笔采用了可重复使用设计,减少了医疗废物的生成,功能上更加完备,比如具有剩余药量提示、自动排气等功能;④注射笔采用微特电机传动或精密机械传动,注射阻力较小,痛感减轻,用户体验较好,患者使用依从度高,从而提高了药品疗效;⑤电子式注射笔能够进行用药记录,并逐步具备智能物联、自动感应、大数据管理等智能功能,发展为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终端。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全球与中国市场生长激素前景预测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2022版)》
(2)市场需求分析:全球的医药市场由化学药和生物药两大板块组成。生物药是目前医药市场创新的主要方向,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病的治疗,与自我注射给药这一新型给药方式的匹配度更高;生物药从成分上一般是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较不稳定的生物大分子,在剂量精准度、药品保存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综合以上原因,生物药是以注射笔为代表的精密给药装置的主要下游市场,生物药行业的发展对注射笔的市场需求有显著驱动作用。以下主要针对生物药及相关适应症进行市场需求分析。
①生物药行业概况:相较于化学药,生物药具有更好的疗效与更小的副作用,也可以应对过往较难解决的疑难杂症,已经成为医药市场的宠儿与患者的优先选择。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最畅销的10种药物中有7种为生物药,创新生物药为肿瘤、心衰、阿尔兹海默症等多种复杂、难治以及缺医少药的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随着生物药行业技术进一步发展与药品种类的进一步扩充,生物药行业未来会保持较好的发展前景。2019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约为2,864亿美元,预计生物药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过整体医药市场,预计到2024年达到4,5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
我国的生物药市场起步较晚,但由于生物药临床上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依从性好,我国生物药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在消费端,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与社会经济消费能力的增强,社会整体对医疗的需求不断上升。在生产端,近年来我国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我国生物药市场迅速发展,生物药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16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622亿元,预计到2023年达到6,357亿元,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4%和19.4%,远超化学药与中药市场增速。
除了生物原研药市场份额的提升以外,在生物原研药专利到期后,疗效类似的生物类似药会以价格优势迅速抢占一定的市场空间,药品整体价格的下降也将降低患者用药负担,进一步扩大该类药品的市场。2014年我国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达为8亿元,2020年可达到64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590亿元。综上所述,我国生物药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较好,新型生物药层出不穷,从而对配套生物药的精密给药装置带来了市场基础。
②细分领域药物市场:目前注射笔主要应用于各类生物药的皮下注射给药中,如重组人生长激素(矮小症用药)、胰岛素及类似物(糖尿病用药)、GLP-1类药物(糖尿病用药)、特立帕肽(骨质疏松用药)、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不孕不育用药)、阿扑吗啡(帕金森症用药)等需中长期自行用药的慢性疾病药物,以及阿达木单抗、阿利西尤单抗等高价靶向药物,以及高端美容针等消费市场。
1、生长激素市场运行现状:目前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约为3%。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最佳年龄段为4~15岁,根据2019年全国人口调查显示,该年龄段人口约为1.8亿人,对应的矮小症人口数量约为540万人。缺乏生长激素是导致矮小症的最主要的原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是近年来治疗矮小症的最重要的手段,目前已成为公认的治疗矮小症最有效的药物。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我国生长激素市场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市场规模在2015-2020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21.9%。2019年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约55亿元,我国生长激素市场的存量潜在市场空间为1,359亿元,目前我国生长激素市场远未饱和,需生长激素治疗患者的就诊率与治疗率较低,整体市场渗透率不足4%,与发达国家28%的整体渗透率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对于具体细分药物而言,生长激素分为水针、粉针和长效剂型,其中水针和长效剂型均需要使用注射笔进行注射。目前水针剂型是主流选择,2020年占生长激素销售市场的70.9%,而使用更为便捷、患者体验度更好的长效剂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生长激素药物市场增长能够显著带动注射笔的需求。在国内生长激素药物市场,金赛药业是行业龙头,市场份额占比为76.13%,其以水针剂型为主,且为唯一的长效剂型厂家,剩余市场主要由安科生物粉针、联合塞尔粉针占据。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降糖药物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2、降糖药物市场: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IDF世界糖尿病地图(第10版)》,2021年全球约5.37亿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10个人中就有1人为糖尿病患者);每2名糖尿病患者中有1名未被确诊,总数达2.40亿人。
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人群体质差异、生活水平改善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人群属于糖尿病易感人群,糖尿病防治形势日趋严峻,发病人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IDF估计,全世界每4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来自中国,我国有1.41亿名成年糖尿病患者,适龄患病率约10.6%。我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大,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知晓率低,随着未来健康意识的进一步提升,治疗需求潜力较大。
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病情无法逆转,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0年版)》,1型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患者当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口服药使用禁忌时,仍需使用胰岛素以控制高血糖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某些时候,尤其是病程较长时,胰岛素治疗可能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必需的控制血糖措施。随着国产胰岛素及类似物的纷纷上市,以及《医保目录》对胰岛素产品的收录,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经济负担得到了显著降低,从而进一步释放胰岛素及类似物的市场需求。
目前新型的降糖治疗手段还包括GLP-1RA疗法,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利司那肽、贝那鲁肽、度拉糖肽、洛塞那肽、司美格鲁肽等。GLP-1RA可有效降低血糖,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体重,改善血脂谱及降低血压,而且低血糖风险较低,是糖尿病治疗的新兴选择。根据《中国老年人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对于合并心肾病变或需要减轻体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GLP-1RA为优先选择的注射降糖药。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超重比例为41%、肥胖比例为24.3%,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第一并发症,因此具备减肥与保护心脏的GLP-1类药物在我国市场潜力巨大。根据西南证券研究报告《GLP-1引领全球降糖药时代变革》,2019年世界范围内GLP-1类药物在降糖药中的市占率达19%,近十年保持高达39.7%的高速复合增长率,是优先推荐用药;国内市场因价格较高、认知程度不高等影响,市占率仅为3%,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部分GLP-1类药物已纳入医保或专利到期,仿制药未来2-3年将大量上市,自主研发的GLP-1类药物也崭露头角,从而推动我国GLP-1类药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国内企业豪森药业自主研发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2019年获批上市,是我国第一个国产自主研发的长效GLP-1RA,可实现一周一次注射,该药有望打破国外药企GLP-1RA在国内的垄断。
与口服降糖药治疗相比,胰岛素治疗以及GLP-1RA治疗都以长期自我注射治疗为主,需要患者本人及其照顾者掌握更多的自我管理技能,与注射笔市场有较强的关联性。随着糖尿病患者诊疗率的提升,药物价格的下降,预计我国胰岛素及类似物、GLP-1类药物市场将持续增长,尤其是GLP-1类药物有望快速放量,从而为我国注射笔市场带来较大新增需求。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中国特立帕肽药物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3、特立帕肽药物市场: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调查还发现,我国低骨量人群庞大,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为46.4%,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特立帕肽是一种骨形成促进剂,能够调节骨代谢以及人体对钙磷等成骨物质的吸收,被公认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想药物之一,当下特立帕肽作为国内外唯一上市的骨形成促进剂处方药,未来有较大市场空间。根据中航证券的研究报告,特立帕肽的原研企业为礼来,礼来2019年特立帕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销售收入14.05亿美元,相比之下,特立帕肽在中国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2019年样本医院销售额约为2,100万元,目前我国特立帕肽市场在售的企业仅有联合塞尔、信立泰和礼来三家企业。信立泰的特立帕肽粉针已于2019年上市,使用更加便捷的水针(即使用笔式注射器的剂型)于2022年4月获批上市,预计未来将凭借价格优势对礼来的特立帕肽原研药形成较强替代,并进一步提升特立帕肽药品的受众数量及整体市场空间。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中国促卵泡激素药物市场专项调查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4、促卵泡激素药物市场:促卵泡激素(FSH)是一种重要的辅助生殖用药,主要用于促进卵泡生长和发育,从而辅助治疗不孕不育。近年来我国不孕症患者数量显著提高,我国1995年不孕不育率仅有3%左右,而2012年-2018年期间我国不孕不育人数迅速从4,000万上升到5,000万,整体的不孕不育率达到14.45%,目前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约12%-18%。当前我国促卵泡激素治疗渗透率较低,国内促卵泡激素市场仍有较大市场空间。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14-2018年促卵泡素行业市场规模从14.2亿元增长至2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6%。未来促卵泡激素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张,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能够达到46.7亿元。与此同时,我国二孩、三孩政策的相继实施,提高了70后和80后家庭再次生育的意愿,有生育需求的高龄女性不断增加,高龄女性辅助生殖的需求将刺激促卵泡激素市场进一步增长。
此外,促卵泡激素的国产化替代趋势有助于国内相关生物制药企业进一步扩容。自重组促卵泡激素上市以来,全球促卵泡激素市场就由默克集团旗下的美国默克(收购欧加农后获得重组促卵泡激素市场)和默克雪兰诺两家公司占据,国内市场也主要由外资企业所主导。金赛药业、康宁杰瑞等国产重组促卵泡激素的获批上市,打破了长期以来促卵泡激素被外资企业控制的局面。重组促卵泡激素需要使用注射笔进行注射给药,随着国产重组促卵泡激素的逐步放量,以及长效促卵泡激素的临床试验,预计未来重组促卵泡激素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从而有利于重组促卵泡激素市场的进一步扩容,同时带动注射笔需求的同步增长。
(3)精密给药装置整体市场需求:如上生物制药及细分药物市场情况所述,精密给药装置的下游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行业上升期,未来市场空间较大。根据中金企信研究结果,2021年全球注射笔市场规模预计为376亿美元,2026年,全球注射笔市场规模将能达到53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2%。我国的注射笔市场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与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注射笔丰富的功能、良好的使用体验以及注射效果保证了患者的依从性,使得广大患者对注射笔的需求将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