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数据系统、专业顾问团队为各领域企业、机构提供专业的市场咨询及市场地位认证服务
400-1050-98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 > 市场资讯
2023年智慧城市细分市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及投资规模前景可行性研究预测

(1)智慧城市基本概述:智慧城市结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涉及社会众多部门、机构和个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智慧城市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主要有数字政府领域、城市治理领域、民生服务领域等,细分应用领域主要有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建筑等。

1)智慧政务:智慧政务即智慧化的电子政务,是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智慧政务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构建智慧型政府,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办公、服务、监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形成高效、集约、便民的服务型政府运营模式。简要地说,智慧政务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智能化水平的一种形态,是“数字政府”建设的一个方面。

智慧政务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智能化水平的一种形态,在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内容中,智慧政务为建设重点之一。2017年至2021年我国智慧政务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21年市场规模约为3,6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7.6%,未来市场空间可观。

2017年-2021年中国E智慧政务市场规模现状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2)智慧安防:智慧安防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对海量的安防信息进行获取以及智能分析,强化城市的智能感知能力,实现事前积极预防、事中实时感知和快速响应以及事后的快速调查分析,从而有效保障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管理的可持续运转。

与传统安防相比较,智慧安防的系统复杂性和技术性均呈现指数增长。智慧安防系统以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为技术手段,通过整合公共安全领域各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而构建一个多元化与智能化信息采集、大数据处理、视频智慧应用和安全保障功能的完整体系。主流的智慧安防系统主要分为视频结构化、生物识别、物体识别三类,具体如下:

中国智慧安防系统类型分析

 

目前智慧安防系统能够基于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平安城市、交通、楼宇、金融、能源、文教卫等领域。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安防产业飞速发展。政府、企业、机关、城市、社区都纷纷配合国家的安全工作部署,同时得益于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打造,安防产业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根统中金企信计据数据,2021年中国智慧安防市场规模为3,318亿元,2022年约达到4,514亿元。

3)智慧交通:智慧交通是指依靠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多种信息技术汇集交通信息经过实时的信息分析与处理后,最终形成的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2021年12月2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在“十四五”阶段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完善基础设施布局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25年深入推进“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数字交通体系、基本建成“一脑、五网、两体系”发展格局,显著提升交通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在政策牵引、技术推动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智慧交通产业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3,547亿元,预计到2025年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会达到6,948亿元,增长空间巨大。

4)智慧建筑:我国2015年颁布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智能建筑的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

世界上第一栋智能大厦出现在1984年,自此智能建筑的概念逐渐兴起。我国的智能建筑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虽然起步晚于国外发达国家,但其所应用的技术及相关标准等,却与国际先进水平旗鼓相当。智能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了近三十年,经历了初创期、规范期、发展期三个阶段,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及产业链,智慧建筑工程已经普及到了各种类型建筑并延伸到了城市建设及相关行业。地域上,智能建筑由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推广,未来将普及农村、生态园、工业区等领域;技术上,由机电管理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随着时间、领域、技术三个维度的扩张,智慧建筑覆盖领域逐渐增加,行业发展迅猛。

2017年,阿里巴巴发布的《智慧建筑白皮书》对智慧建筑的特征进行了概况,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智慧建筑强调与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延续高性价比的经济;三是社会,强调建筑与人的关系;四是技术,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智慧建筑的功能。

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15-2020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需求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根据存量/新增面积、智能化比例以及单位面积改造成本,测算存量与新增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与工业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得出2020年,全国存量智能建筑投资规模为3,146.00亿元,新增智能建筑市场需求规模为2,590.00亿元,总市场规模为5,736.00亿元。未来几年,智慧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5G、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建筑行业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行业市场规模还会逐渐增大。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专业编制《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为企业投融资、项目立项、银行贷款申请、批地申请等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

(2)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规模现状:江苏省是国内智慧城市启动最早、进步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智慧城市试点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信息化发展部署,以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智慧江苏,形成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业态,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信息化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驱动作用大幅提升。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和新动能成长,以“十四五”为契机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步伐,积极探索支持数字化转型的协同政策体系,并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关于全面提升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省政府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等政策,从省级层面提出了智慧城市全局视角的顶层方案。各设区市围绕城市发展定位,从城市面临问题、城市发展需求出发分别制定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及建设方案。

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20-2022年,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分别为1.08万亿元、1.21万亿元和1.32万亿元,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根据江苏省工信厅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发展规划》,2025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力争达到1.6万亿元。同时,根据《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江苏省数字经济强省建设要取得显著成效,新型智慧城市和乡村数字化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将进一步提升江苏省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规模。

(3)江苏省智慧政务、智慧安防、智慧交通及智慧建筑市场规模: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江苏省智慧政务市场规模分别为497.49亿元、555.08亿元、605.54亿元,并预计于2025年增长至736亿元;江苏省智慧安防市场规模分别为380.69亿元、424.76亿元、463.37亿元,并预计2025年增长至563.2亿元;江苏省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分别为295.25亿元、329.43亿元、359.38亿元,并预计于2025年将增长至436.8亿元;江苏省智慧建筑市场规模分别为824.1亿元、919.51亿元、1,003.10亿元,并预计于2025年增长至1,219.2亿元。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3-2029年全球及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可行性预测咨询报告

(4)行业发展趋势:

1)城市数据资产价值有望得到有效释放:《“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数据是新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之一,数据资产化已经成为行业趋势。智慧城市行业涉足面广阔,涵盖政务、交通、安防、建筑等多个领域,运行过程中产生规模庞大、价值量高的数据资源,随着全社会数据挖掘、数据使用等数据治理手段快速发展,数据要素价值进一步提升,未来数据资产价值将有效释放。

2)智慧城市应用趋于深层次个性化定制:智慧城市涉及的细分领域十分广泛,各个的细分领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需求和技术难点,现有体系下的固定化服务模式将无法高度契合市场客户的需要,因此要求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具备深度挖掘客户需求、自主技术升级创新、技术融合等能力,为市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此外,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已经逐步由技术导向转向“以人为本”,在该理念的转变中,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的服务产品将更贴合社会公众的需求,有效地将数据资源转化为实体服务。

3)低碳数字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风向标:智慧城市涵盖生产、生态、生活等众多应用领域,既是碳排放的主要发生地,也是监测碳排放的核心承载区,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战场。《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到,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智慧城市建设融合了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新兴信息技术,以数据为载体动态把握城市资源,为落实“双碳”目标提供数据支撑。此外,智慧城市能够提升城市治理效果与服务水平,为贯彻节能减排提供得力抓手。因此,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务、交通、建筑、环保等领域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将形成数字化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格局。

4)智慧城市主要应用场景布局更加倾向基层及行业应用:当前我国已处于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拓展、辐射范围扩大,以及数字技术向行业应用场景的渗透,智慧城市触角不断向城市基层和末梢延伸。城市基层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会流通的节点,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以“城市基层”为基点开展,打造成一个“人城合一”的智慧城市。

5)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推动智慧城市变革: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步实现“智能”向“智慧”的跨越,图像学习、生物识别、无人驾驶、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和应用效果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将推动智慧城市行业产生变革。例如在智慧交通领域内,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依托人工智能系统实现交通管控的自动化;在智慧安防领域内,安防、救援等类型的智能机器人可以让城市运行更加安全。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

 

手机验证
请您输入您的手机号,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输入手机号:

  • 图片验证码:

  • 输入验证码:

您的订单已提交
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能联系
注册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企业名称:

  • 手机:

  • Email:

  • 其他要求:

    您可以留下您的疑问,待我们沟通时能更好的解决。您提交订单后,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网页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