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光伏行业运行现状:太阳能具有两种利用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方式,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光伏发电是基于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也是一种光-电直接转换的发电方式。
光伏发电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生产、中游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以及下游光伏电站建设及运营。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对高纯度硅材料的利用,以生产单晶硅片和多晶硅片。产业链中游包括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等环节,制造完成的光伏组件与逆变器、支架等设备一起,成为光伏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光伏电站的开发与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与维护等。
在光伏领域,压力容器主要应用在光伏产业链上游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中。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有灰色金属光泽,是以工业硅为原料经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提纯后达到一定纯度的非金属材料。按照产品纯度的不同,多晶硅可分为工业硅、冶金级多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及电子级多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是指以纯度99%左右的工业硅为原料,经过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提纯后,使得硅纯度达到99.9999%以上的高纯硅材料。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2021年太阳能级多晶硅在多晶硅的消费占比中已经超过90%。
自2012年以来,在下游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多晶硅产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中国多晶硅产量由2012年的8.5万吨上升到2022年的82.7万吨。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要锚定碳达峰和碳中和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左右任务要求,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受相关政策推动,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并网装机容量有望继续扩大,将有力促进多晶硅产量提升。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太阳能光伏压力容器装备市场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预测报告(2023版)》
2012-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量现状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多晶硅的提纯技术一直是相关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由此开发出多种不同的多晶硅制备工艺技术。这些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两类,即以化学提纯为基础的西门子法、流化床法,以及以冶金提纯为基础的物理法。当前,化学法是多晶硅生产中的主流工艺技术。
在化学法生产工艺中,根据沉积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西门子法和流化床法,根据发生反应原料的不同又分为三氯氢硅法、硅烷法、四氯化硅法、二氯二氢硅法等。将沉积工艺和发生反应原料组合,可以形成三氯氢硅西门子法(改良西门子法)、硅烷西门子法、三氯氢硅流化床法、硅烷流化床法等。其中,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多晶硅生产的主流工艺。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对压力容器的强度、耐高温性能等均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大多以特殊材料制作。在多晶硅生产工艺流程中,应用的压力容器设备主要包括冷氢化反应器、冷凝器、换热器、还原炉、精馏塔等。其中,冷氢化反应器工作温度为400-800℃,压力为2-4MPa,技术难度及造价较高,是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设备。
(2)太阳能光伏压力容器装备市场规模分析:当前,太阳能在中国电力消费结构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家政策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摆在优先位置。2020年以来,受―双碳‖战略以及行业技术提升等因素影响,光伏产业发展迅速。由于上游多晶硅环节产能建设周期较长,导致2021年多晶硅料成为行业发展瓶颈,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在此背景下,多晶硅企业纷纷宣布大规模扩产计划。受下游多晶硅产能扩产周期影响,光伏压力容器装备需求也快速增加。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中国光伏压力容器装备市场规模于2022年已达到137.9亿元。并预计于2025年达到近60亿元,未来随着多晶硅本轮扩产周期的结束,中国光伏压力容器装备规模将逐步回落。
2019-2025中国太阳能光伏压力容器装备市场规模现状及预测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