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庞大的自建数据系统、专业顾问团队为各领域企业、机构提供优质的市场咨询服务
400-1050-98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 > 市场资讯
“十四五”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市场政策环境分析及未来市场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研究预测


1、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总体市场竞争格局近年来,国内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企业数量整体增加,但仍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6年至2021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从23,605家增加至30,305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单位数量从2016年的4,407家下降至2021年的3,791家,小型工业企业占比从81.33%提高至87.49%,行业内中小型工业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

整体而言,由于我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市场容量较大,低端设备领域技术壁垒较低,生产厂家众多,导致我国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是中低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领域的行业集中度较低。未来,随着我国配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市场的技术门槛将进一步提高,部分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将被淘汰,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质量、技术、渠道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产品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差距将减小,这将有利于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2)变压器、箱式变电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国内变压器、箱式变电站行业市场参与者较多、整体行业集中度较低。在110kV及以上的高压市场,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行业集中度较高。该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含风能、太阳能、核能等)、轨道交通、海洋工程、高效节能等领域。由于下游客户对产品性能、质量保障、交付能力和服务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具备优秀的研发创新能力、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规格较高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深厚的品牌优势,才能形成较大的规模优势。在110kV及以下的中低压市场,市场需求相对较大,对企业资金及技术门槛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企业数量多,产品同质化高,行业集中度低,面对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我国中低压变压器、箱式变电站市场有数千家制造商,大部分为资金实力弱、技术水平较低的中小型企业。

国内不同等级的变压器、箱式变电站产品竞争格局、应用场景和技术水平情况如下: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专项深度调研及投资规划指导可行性预测报告(2023版)

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国内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仿照外国产品、国外品牌占据并主导高端市场、国内品牌高速发展、国内外品牌相互竞争、国产替代的过程,目前行业市场已发展得较为成熟,部分国产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近几年,气候变化、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给全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全球能源产业链遭受严重冲击,国际能源价格高位震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发展。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对能源电力发展作出了系统阐述,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根据国家能源局于2023年1月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

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共同构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根据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目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安全高效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等方面。

1)绿色低碳、节能环保2020年,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高效节能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10%,当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75%以上。2021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0)正式实施,替代GB24790-2009《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和GB20052-2013《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以下简称“原标准”),对电力变压器的能效限定值、能效等级和试验方法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相较于原标准,新标准下各级能效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均降低约15%-20%;二级能效变压器的负载损耗降低约10%。随着“碳达峰-碳中和30/60”国家战略目标的出台,未来变压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空载能耗、负载损耗、噪声、电磁场等,均需纳入环境保护评价体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上述产业政策可大幅提升变压器行业的节能环保、绿色化水平,并推动应用在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站的新能源变压器行业快速发展。

未来在变压器行业内,将围绕高效节能型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等领域进行竞争,其中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中低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企业将跟随行业发展态势和国家能效新标准,逐渐占据高效节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市场;而研发能力较差、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小型企业可能难以适应国家能效新标准的更高要求,从而被市场淘汰。

2)安全高效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可靠性与稳定运行是维持电网安全、正常工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保证。相比于同步发电机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特征明显。我国电网呈现交直流送受端强耦合的复杂电网形态,电网电压层级复杂,高低压层级电网之间、送受端电网之间协调难度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较大风险挑战。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新型储能、柔性直流输电等电力技术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系统主体多元化、电网形态复杂化、运行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愈发明显,对电力系统安全、高效、优化运行提出了更大挑战。风力发电对配套变压器的要求通常为较好的节能性和抗冲击性、性能稳定、可靠、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例如高海拔地区因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空气稀薄、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对变压器外绝缘电气强度、温升限值、油箱承受压力等要求与正常海拔地区明显不同。

3)智能化2018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化升级,持续开展配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建设,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提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增强电网分布式清洁能源接纳能力以及对清洁供暖等新型终端用电的保障能力。

2021年12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亦属于“十四五”时期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同时,随着数量众多的新能源、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等接入,“源网荷储”各环节数据信息海量发展,实时状态采集、感知和处理能力逐渐增强,系统调控体系需由浅层调控向深层调控逐步转变,现有调控技术手段无法做到全面可观、可测、可控,调控系统管理体系不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当前电力调度方式主要是面向常规电源为主的计划调度机制,不能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条件下“源网荷储”多向互动的灵活变化。

相较于传统的电力系统,智能化系统可通过网络数字接口进行信息采集、感知、处理,从而能够实时监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各项参数运行情况,进行诊断、评估,对可能发生的错误及时提出警告;部分产品还能实现远程控制,可达到智慧运维、无人值守的效果;一旦设备发生故障,智能化系统可将故障信息及时传达给维修人员,从而提升输配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维修便捷性。

未来,搭配智能化系统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将会继续优化升级,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组合式发展,并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不具备智能化系统研发能力或搭配能力的企业可能难以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智能化要求,从而面对更为激烈的中低端产品竞争市场,并存在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4)定制化国家已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行业标准,对各类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的规格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产品具有同质化特征。因此对于中低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市场而言,参与该市场的企业数量较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行业内主要通过招投标、双方磋商等方式获取订单,拥有核心技术、产品质量稳定、具备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和定制化生产能力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企业能够更好满足下游客户对于产品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在招投标或商务谈判中具有较大竞争优势,增加客户粘性;而不具备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和定制化生产能力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企业只能生产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并开展低价竞争。

3、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陆续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等相关产业政策,从产业政策层面大力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加强能源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另一方面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产业和储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将成为其配套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的发展助推器,促进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在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技术方面的不断革新,以满足我国对节能环保型设备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节能环保化、智能化、定制化成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对现有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升级换代亦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2)全社会用电量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社会总发电量和用电量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发达的制造业和齐全的配套设施是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导致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房地产、公共基础设施、工业生产等领域将持续发展,进一步带动对于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电力设施建设。当前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供应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居民对供电质量、电网可靠性和覆盖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国家能源局于2021年12月发布的《电力安全生产“十四五”行动计划》,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用电增长将维持在5%左右的中高速区间,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5-9.8万亿千瓦时。在全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机遇。

2)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的市场需求对电力、电网、固定资产、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当宏观经济向好时,通常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随之快速增长,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而当宏观经济疲软时,社会整体用电量下降,如国家不扩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则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存在一定下滑。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虽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但受国际关系、地缘政治、进出口贸易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从而可能会对我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低端市场无序竞争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的市场空间大、产品种类多。高端市场因对技术水平要求高、投资规模大,通常被少数国内外厂商所占据;而低端市场因对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等要求较低,存在众多研发能力弱、产品技术水平低、资金规模小的企业。这些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主要以低价作为竞争手段,从而导致了市场无序竞争,对行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随着国家陆续出台降低能耗相关的产业政策,以及行业内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不断提高,整个行业面临转型升级,需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研发实力强、能满足国家及客户要求的规模化企业竞争优势愈发明显,而研发实力较弱、无法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小规模企业将面临淘汰风险。

3)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为铜材、取向硅钢等,铜材受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较大;取向硅钢除了受钢铁大宗商品市场影响外,还会受到供求关系影响。近几年,取向硅钢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市场价格亦不断上涨。原材料价格的市场波动将会直接影响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如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不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或不具备将成本上涨压力转移至客户的能力,则会对本身的盈利能力、资金流动性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4)新技术引发的替代效应变压器的最主要用途是实现电能的长距离运输,由于直流电有效传输距离远不及交流电,因此发电厂会将产生的电能利用变压器转化为交流电,再使用高压传输至目的地,到达后由当地变压器将高压交流电转变为低压直流电,再配送至终端用户。在这一过程中,自损耗会导致部分电能被消耗。目前,部分实验室已经研制出可以解决电能损耗问题的超导材料,在使用超导材料输电时,低压直流电不需要经过变压、变流处理也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并且可以将传输损耗控制在0.5%以下。虽然超导材料目前只能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低阻抗输电,但如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适用于电能传输的超导材料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将对变压器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

 

免责声明:

本站新闻、行业资讯、新闻资讯、市场资讯等公开信息中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媒体或网友(含三方合作机构)提供,版权归原作者。中金企信本着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若出现本站公开内容存在文章内容或图片内容版权与其他问题请联系我司。联系方式:010-63853556,zqxgj2011@163.com,我司将第一时间回应并处理。

手机验证
请您输入您的手机号,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输入手机号:

  • 图片验证码:

  • 输入验证码:

您的订单已提交
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能联系
注册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企业名称:

  • 手机:

  • Email:

  • 其他要求:

    您可以留下您的疑问,待我们沟通时能更好的解决。您提交订单后,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网页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