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军用电源行业运行基本态势:
①军用电源与民用电源差异:评价电源性能的指标主要有电性能和可靠性两个维度,其中,电性能主要指电源的功率、效率、输入电压范围、纹波等参数水平,而可靠性主要评价电源在各种使用环境下的稳定运行能力。
与民用领域相比,国防军工领域对电源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往往需要保证电源在极端温度条件、强冲击振动等各种复杂环境下供电的稳定性,若因电源问题导致武器装备发生供电故障,后果将非常严重,因而下游军工客户通常优先选择经过长期试验检验、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电源产品。因此,军用电源产品相比同类民用电源产品对可靠性的技术壁垒更高。
军用电源产品与市场上同类民用产品的可靠性对比分析
②军用电源行业发展现状:我国军用电源行业起步较晚,早期国内相关市场主要被Vicor、Interpoint等国外电源品牌占据,但随着我国电子电力技术和国防军工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军用电源产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国家对于国防军工“自主可控”的意识大幅加强,截至目前,我国军用电源行业已逐步实现了由国产品牌对国外主流品牌的进口替代,并面向上游元器件全国产化替代的方向继续推进。报告期内公司依靠自身技术积累,积极参与各核心产品的元器件全国产化平台研发,独立承担了军委装备发展部“***军用电子元器件国产替代”等重要全国产化科研项目。
③军用电源行业市场规模情况:从全球军用电源市场来看,根据中金企信研究资料,全球下一代军用电源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19年的92.9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56.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7.74%。从国内军用电源行业市场来看,2019年我国军用电源(特种电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亿元人民币,到2025年预计我国军用电源市场规模将达到200-250亿元人民币。
③我国军用电源行业的下游产业需求情况:
A、国防建设提速、武器装备电气化趋势拉动产业需求: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部分核心武器装备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尚有一定差距。随着世界经济和战略重心持续向亚太地区转移,台海、南海等中国周边区域已成为世界大国博弈的焦点,境外分裂势力、领土主权争端等问题日益突出,严峻的国际形势使得我国国防压力愈发明显,国家安全需求倒逼我国加快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同时,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武器装备的电气化趋势更加明显,《新时代的中国国防》中明确提出加大淘汰老旧装备力度,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提速以及武器装备电气化的发展趋势,为上游军工配套产业链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a、导弹武器装备: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国防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强实战化演习的背景下,导弹作为现代化军队不可或缺的消耗性武器装备,其需求将伴随我国装备费用增长而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2022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14,504.50亿元,按照2017年国防支出中的装备费占比41.1%测算,2021年国防装备经费约为5,961.35亿元,若参照美国2020年导弹与弹药采办经费占总采办经费的8.7%进行测算,预计我国各类导弹与弹药市场的年规模约为518.64亿元。
电源系统是导弹制导、动力、控制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导弹能够实现精确制导、精准控制等作战功能的保障。弹载电源系统通常由DC-DC电源以及电源控制电路等部分构成,具有响应时间快、功率密度大、高可靠、工作环境严酷、体积小、质量轻、耐贮存等特点。未来随着导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弹载电源将向数字化、小型化、多功能等方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b、航空武器装备:目前我国航空装备的现代化发展程度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各类军用飞机的总数量为3,285架,远少于美国的13,246架,其中:我国军用飞机中的战斗机数量为1,571架,其中二代机占比50.22%,五代机占比仅1.21%,而美国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斗机占比分别为81.06%、16.31%。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第五代战斗机J20已于2017年服役,为满足国家安全需求,未来仍将继续研制用于航空母舰舰载平台的主力战机,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多款四代半及第五代主力战机将进入列装或高速生产阶段,升级换代空间较大。
从战机的成本端来看,第二、三代战机的航电系统占单机成本的比例通常为10%-20%,而四代机上升至30%-35%,第五代战机航电系统占比则超过了40%,而电子战机、预警机、侦察机的航电系统占比更高。随着未来在显示系统、雷达通讯、导航定位、状态感知、飞行管理等各领域新兴技术的应用,先进航电系统将在辅助战机执行巡逻、探测、拦截、攻击等作战任务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航空装备的整体电气化水平仍将不断提升。航空装备升级换代以及电气化趋势的发展,将带动集成电子设备及配套电源需求的大幅增长。
c、地面武器装备:以坦克、装甲车为代表的军用车辆是陆军装备的核心部分,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拥有主战坦克约5,850辆,其中性能相对落后的第一代、第二代坦克数量占比仍有50%,装备结构“老龄化”严重。
结合《新时代的中国国防》中提出的“加大淘汰老旧装备力度,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装备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等要求,以15式、99式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坦克将是未来我国陆军装备换装的趋势,更新换代空间较大。
与此同时,现代化进程不断对武器装备的机械化、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机电一体化是装甲车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主战坦克从第一代、第二代发展至第三代的过程中,由各自为战发展为联合作战、光学瞄准发展为火控系统、人力装弹发展为自动装弹等,都是机电一体化应用演变的过程。未来,随着我军加装、换装地面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机电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也将进一步拓展对电源等配套产业的市场空间。
B、军工自主可控推动进口替代的进程: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影响,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我国对国防军工配套产业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自主可控要求。电源作为国防军工武器装备的重要电子部件,随着国内厂商工艺技术的加速发展,国产军用电源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进口替代效果显著,未来国内军用电源行业将进一步实现元器件的全国产化替代。受国家军工自主可控的政策影响,预计国内军用电源产业在“十四五”期间仍将处于景气度不断提升的周期。
除此以外,由于我国军工武器装备在正式列装前通常需要经过前期预研、小批量试制、样品试验、产品定型等较长的研制周期,随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航空、导弹、舰船、雷达等各类武器装备的型号不断增多、性能不断提升,相应各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对于配套电源也提出了更多个性化及定制化的需求。未来,具有一定技术实力、能够深度参与军工武器装备研制的国产电源配套厂商在市场竞争中将更加具有优势,进口替代进程的加速为国内军用电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中国军用电源行业市场供需平衡度研究及投资战略可行性预测报告》
2、军用电源行业竞争格局:由于国防军工领域对电源产品的功率、效率、体积和可靠性等要求较高,早期国内电源厂商技术相对落后,国内相关市场份额主要被Vicor、Interpoint等国外产品占据。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作为军工电子核心组成部分的军用电源产业市场规模得到快速提升,尤其是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国家对于国防军工“自主可控”的意识大幅加强,截至目前,我国军用电源行业已逐步实现了由国产品牌对国外主流品牌的进口替代,并面向上游元器件全国产化替代的方向继续推进。报告期内公司依靠自身技术积累,积极参与各核心产品的元器件全国产化平台研发,独立承担了军委装备发展部“***军用电子元器件国产替代”等重要全国产化科研项目,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搭建完成各类系列产品的全国产化技术平台,已开发或在开发的全国产化电源型号近百款。
军用电源属于国防军工武器装备的核心电子部件,因此目前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是中电科集团、中国电子集团等大型央企军工集团下属企业及科研院所,除此以外,部分具有军工业务资质的民营企业也参与军工配套电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相对于民用电源,军用电源行业的市场壁垒和技术壁垒较高,因此行业集中度也相对较高,各厂商通过各具特色的研发实力、产品性能、营销服务进行差异化竞争。
我国军用电源行业中的主要参与者如下:
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快速发展,军用电源行业的发展呈现模块化、集成化、数字化等趋势,具体如下:
(1)模块化:为使电源设备更为便捷的满足各类武器装备电子系统的应用需求,电源厂商将实现特定电源转换功能的电路进行独立模块化设计和封装,使其可与其他模块化产品进行任意组合,以便捷的方式搭建满足客户需求的电源系统产品。通过将电源电路进行模块化封装,电源系统装置的搭建只需要进行简单焊接,而无需通过引线将各个独立元器件相互连接。同时,为使电流应力(即工作电流与额定电流的比值)降低,用电系统通常需要运用多个独立单元进行并联工作,通过各模块化电源共同平分承载电流,可以有效降低电路故障率、保证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行。
(2)集成化:集成化设计可以使电源产品结构更加紧凑,在提升电源功率密度、减少引线长度的同时,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尤其在航空航天及导弹装备等对体积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中,集成化设计能够使得电源设备实现小型化与轻型化,从而减轻起飞及飞行重量,增大其他关键功能单元的空间,在国防军工整机产品严苛的体积、重量设计及参数分配中占有较大优势。同时,上游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化发展趋势也为电源产品的集成化提供了保障。
(3)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加速,展现出数字信号相对模拟信号的处理技术优势。通过可编程芯片可实现针对电源产品闭环反馈控制回路的数字化控制,代替传统单一参数的模拟控制,同时取代模拟电路中的功能电路和保护电路,能够简化外围硬件电路设置、缩小电源产品尺寸;除此以外,采用数字化技术,通过嵌入式软件能够实现对电源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实现上位机对电源功能的控制,使电源更加智能化,具有控制精度高、温度漂移小、功能扩展性强等优势。数字化控制相对模拟控制拥有诸多优势,未来将有广阔的市场应用。
4、行业技术趋势:一方面,国防军工领域对电源可靠性的要求持续提高,尤其在航空航天等应用场景下,需要电源在极端温度条件、强振动冲击、多干扰等复杂环境持续稳定工作;另一方面,大多数武器装备平台的空间和载荷有限,需要电源在提升功率、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条件下,尽可能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从而释放更多空间和重量用于其他核心功能部件。因此,军用电源行业通过不断地优化电路及结构设计来实现集成化,进而提升产品的功率密度、效率和可靠性,通过成熟的生产组装工艺和检测技术来保障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还可以通过数字化代替传统模拟控制,进一步提升产品功率密度,并实现对产品工作状态的精准监控。
5、产业应用趋势:信息化是当今我国国防军工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新时代的中国国防》《“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国防装备的现代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升级规划,推动武器装备向信息化的趋势发展。武器装备信息化为上游军工配套电源行业带来了较大发展机遇,军用电源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弹载、机载、舰载、车载、雷达、地面设备等各式武器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随着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贸易制裁的持续,我国对国防军工“自主可控”的政策要求不断提高,各大军工客户逐步加大对国产军用电源品牌的采购份额,并开始向上游元器件全国产化替代等方向推进。受国家军工自主可控的政策影响,预计国内军用电源产业在“十四五”期间仍将处于景气度不断提升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