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冠脉支架是通过传统的球囊扩张导管,把支架植入血管狭窄区,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因创伤小、效果好,PCI成为目前治疗心血管狭窄的主要手段之一。
(1)冠脉支架行业当前技术发展趋势:1986年第一个冠脉裸支架应用于临床,以降低通过球囊导管扩张治疗冠脉血管梗塞的术后再次堵塞(再狭窄)的几率。采用裸支架植入后,介入手术后的一年内再狭窄率从之前PTCA手术的40-50%降低到20-25%。介入手术过程引起的血管损伤会引起一系列的血管内细胞反应,研究表明造成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由此,采用裸支架上载药技术,通过向血管壁释放抑制细胞增生的抗增生药物的药物支架应运而生。2003年,美国强生公司的第一款药物支架(Cypher)获得美国FDA批准,其后美国波士顿科学的Taxus支架及美国美敦力公司的Endeavor支架分别获批。2005年,微创医疗的火鸟支架及乐普医疗的Partner支架在国内获批。第一代药物支架可以有效降低一年内再狭窄率,但由于支架不能被新生内皮覆盖,造成远期血栓发生率升高,故患者在植入药物支架后需要长期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
为提高产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美国波士顿科学联合雅培公司、美敦力公司推出了第二代药物支架——Xience系列产品及Resolute系列产品。该类产品采用了新的支架材料使得支架壁厚及载药量降低,Xience支架后续逐步被业内公认为是药物支架的“金标准”。
但第二代药物支架虽然改善了支架植入后新生内皮的覆盖率,但并没有根本性解决患者在植入药物支架后需要长期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的问题。同时,长期跟踪结果表明,药物支架植入后病灶区新生粥样硬化情况明显比裸支架提前,从而,造成长期临床不良事件的持续升高(追赶)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全降解药物支架的技术曾被寄予厚望。近10年来,全降解支架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是美国雅培公司研发的Absorb系列支架(BVS),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取得美国FDA注册以及欧盟CE认证的全降解药物支架。AbsorbBVS支架采用人体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PLLA聚乳酸作为支架主体,外消旋聚乳酸(PDLLA)作为载药涂层,选用依维莫斯(雷帕霉素的衍生物)作为洗脱药物,支架厚度约为150微米。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中国冠脉支架行业市场发展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可行性报告》
雅培的AbsorbBVS支架于2016年取得美国FDA批准,但在其上市不到1年的时间里,2017年3月18日,关于该产品所进行的临床试验ABSORBⅢ2年临床结果于美国心脏病学会(ACC)2017年会公布。当天,美国FDA即向临床医生发出警告,特别强调了AbsorbBVS支架会增加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醒医生要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BVS支架,并且不得在小血管病人体内置入AbsorbBVS支架。基于雅培Absorb系列临床结果,2017年7月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宣布停止其类似概念设计、同样基于高分子材料为支架材料的全降解支架Renuvia产品的开发。2017年9月,雅培宣布停止其全降解支架AbsorbBVS在全球范围的销售。
专家分析:现阶段全降解药物支架由于材料选择、产品设计、技术工艺等方面限制仍处于开发及临床应用的早期过程。新一代全降解药物支架的技术发展将主要围绕支架材料选择、支架设计(包括药物释放动力学时程)、材料降解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才具备广泛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地:
①材料选择。全降解支架平台材料主要分为可降解高分子和可降解金属合金两大类。支架平台材料的种类及加工工艺决定了支架产品的力学性能及降解行为。与金属材料相比,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机械性能存在较大差距,材料弹性模量等性能与支架产品的径向支撑力密切相关,较弱的材料机械性能需要通过增加支架壁厚等方式进行补偿。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需要通过材料加工工艺优化,如材料取向结构处理或选择机械性能相对更优的硌氨酸衍生聚碳酸酯或改性聚氨酯化合物等。可降解金属合金类材料包括镁合金及铁合金等材料,镁金属合金的机械性能也低于目前应用于药物支架的金属材料。此类类材料也面临材料降解速率的控制等方面限制。未来仍需通过对材料进行配方优化,晶格结构优化或表面处理等方式对材料机械性能及降解控制进行优化改良。
②支架设计。要实现真正具有广泛临床价值的全降解药物支架,除了选取合
适的可降解材料,如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得支架厚度可以达到目前金属基药物支架的水平外,还需依据材料特点完成适合的支架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支架构型设计解决支架装载、支架扩张释放等过程的径向回弹及应力、应变等问题,以提供有效的血管支撑及疲劳性能。与此同时,还必须采用合适的药物动力学释放方式达到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与血管内皮功能性修复间的有效平衡。
③材料降解。聚乳酸类全降解支架往往需要3年以上的降解周期,同时在降解过程中需要克服材料崩解、破裂等问题,以避免材料碎片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或栓塞等问题。镁合金类支架材料则需要克服材料降解过快以提供有效的血管支撑及降解过程中材料崩解的问题。现阶段技术发展方向主要通过材料配方优化以及材料表面处理两种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理想的降解周期为在血管植入后短期(3-6个月)材料保持相对稳定,以提供有效机械支撑,防止出现血管急性回缩问题;同时在3至6个月内实现内皮修复后,通过支架材料的快速吸收,实现血管舒缩功能恢复。相应的材料降解产物应对人体无害,不引发血管炎症反应等问题。
研究表明,药物支架植入后带来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引发支架远期安全性隐患及长期服用双重抗凝药物的根本原因。血管内表面由单层“活性”的内皮细胞层覆盖,内皮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粘着连接和间隙连接,并链接至内皮细胞层下的平滑肌及细胞外基质。具有功能活性的血管内皮层在许多重要的生命功能中起到调控作用,如分泌一氧化氮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同时,可调控血管张力,发炎,脂质和组织液的稳态平衡并抑制血栓形成等。血管修复,包括内皮覆盖植入物,尤其是内皮细胞层功能的良好恢复,是确保病人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血管修复所需的再内皮化,不仅需要足够的内皮覆盖率,同时更要保证覆盖的内皮细胞层能够实现上述调控和平衡机制。
在中短期范围内,具有真正广泛临床价值的药物支架仍将是以不可降解金属基药物洗脱支架技术为主的金属基药物洗脱支架。
(2)现有主流冠脉支架产品仍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现阶段主流冠脉药物支架产品以金属基材作为支架主体,涂覆可降解或不可降解药物涂层,实现血管内释放抗增生药物的功能。支架金属基材包括不锈钢,钴铬合金,铂铬合金等不同材料选择。
现阶段主流药物支架仍以美国雅培的Xience系列及美国美敦力的Resolute系列产品为主要代表。现有药物支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植入后由于血管内皮愈合不良带来的系列问题,包括:①支架植入后的晚期血栓、长期不良事件的累计攀升;②新生粥样硬化所致的晚期再狭窄;③接受药物支架手术的病人术后必须长期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经济负担较大。解决方案应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技术改进:
①优化的支架平台设计。由于支架的材料及结构对于临床操作便利及患者愈后效果影响巨大,故通过对支架平台材料更新或结构设计优化可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如更薄的支架壁厚(利于创伤愈合),支撑力及显影性更佳(利于临床操作中的观察)的支架平台等。在保持支架支撑力性能及显影性能的基础上,通过降低支架厚度,可改善血管内皮愈合能力。
②生物相容性更佳的涂层。药物洗脱支架以可降解药物涂层产品为主,在实现药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功能基础上,通过优化药物释放曲线及聚合物降解周期,加速血管内皮修复。同时,通过优化的聚合物涂层生物相容性或支架表面处理工艺,能够进一步提供促进血管内皮愈合的环境,改善血管内皮修复速度与质量。在改善产品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有望缩短由于植入冠脉药物支架后双重抗凝药物服用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