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特殊钢行业基本情况介绍:钢可以分为普通钢和特殊钢两大类型,特殊钢是与普钢相对的概念,又称为特种钢或特钢。特殊钢产品专指由于成分、结构、生产工艺特殊而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或者特殊用途的钢铁产品,种类丰富且具有不同特殊性能。与普钢相比,特钢生产工艺更复杂、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生产规模更为集约,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汽车、电力、石化、核电、环保、航空、船舶、铁路、国防等行业的高端、特种装备制造领域。
按用途划分,特殊钢可分为特殊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以及特殊用途钢(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工具钢、不锈钢、高强度钢和高温合金)。
相对普通钢材而言,特殊钢材的应用量虽然不大,却支撑了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同材料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是新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由于特钢作为钢铁行业的高科技子行业而不断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融合,特钢的传统钢铁属性在减弱,而高科技的新材料属性在日益增强。社会发展需要“高性能、低成本、高精度、易加工、绿色化”等高品质特征的特钢产品。特钢的生产和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钢铁工业水平、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精密冲压特殊钢与特殊钢行业的区别与联系:精密冲压特殊钢属于特殊钢范畴,通常指经过精密冷轧及热处理达到特定性能,用于零部件精密冲压(简称精冲)的特殊钢材料。精冲特殊钢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尺寸精度以及表面质量等均有特殊要求,如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球化率,需通过特定的热处理方法使材料内部组织呈现球状渗碳结构,从而满足下游精冲过程不产生撕裂带、无毛刺等,保证零部件安全性能、质量、良率及稳定性。
精冲工艺通过一次成形就可以得到尺寸精度高、断面质量好的机械零部件,与传统锻造、铸造及机加工工艺相比,精冲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少的特点。鉴于精冲技术对特殊钢材料的特定要求,区别于常见的特殊钢分类,精密冲压特殊钢是按下游生产工艺进行区分和定义的特殊钢种类,是随着精冲工艺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而产生的特殊钢种类。
特殊钢与精密冲压特殊钢的区别与联系分析
3、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产业链情况
精密冲压特殊钢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的产业链从上游特殊钢卷材坯料的冶炼和热轧开始,再到公司所在的精密冷轧与热处理环节,最后延伸到下游流通和应用环节。上游钢铁企业生产的钢材体量均较大,特殊钢类产品通常仅完成冶炼、热轧或初步冷轧工艺,其产品具备一定通用性,能够进行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但精密零部件制造企业对钢材性能要求较高,零部件精冲用材料如果尺寸和力学性能不稳定,精冲时会增加模具损耗,降低精冲效率,增加废品率。此外,下游零部件精冲企业对材料需求往往具有小批量、个性化特征,与大型钢厂规模化生产存在矛盾。因此,需要专业精密冷轧与热处理企业为下游应用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2021-2027年特殊钢行业全产业结构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
(1)上游特殊钢冶炼及热轧环节:上游特殊钢冶炼及热轧环节的参与者主要为大型炼钢企业,包括宝钢股份、首钢股份、新余钢铁、南钢股份等。上述企业根据生产需求,将原材料铁矿石、废钢、钢水、钢坯等通过高炉冶炼(或电炉冶炼)、精炼、轧制等工序,生产出各类特殊钢卷材坯料产品。
随着高端工业的发展,下游客户对所需要的金属或合金质量、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特钢正朝着产品高端化、装备大型化、尺寸控制高精度化、流程延长化等方面发展。特别是对于高端汽车制造等领域所需的特殊钢,还需要进行冷轧、热处理等工艺,以生产出符合相关行业应用需求的特殊钢产品。
(2)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通常指经过精密冷轧及热处理等工艺生产,用于零部件精冲加工的特殊钢材料,包括结构钢以及弹簧钢、轴承钢、工具钢等特殊用途钢。本行业主要以热轧特殊钢坯料为原材料,通过精密冷轧和热处理(球化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工艺实现特定厚薄精度、表面质量以及性能参数要求,最后经平整、纵剪等工序满足客户所需的规格尺寸,其中精密冷轧和热处理为本行业核心工艺。
由于在常温下轧制,特殊钢材料具备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的特点,再加之通过热处理工艺,其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都相对于上游仅完成冶炼、热轧或基础冷轧工艺的特殊钢有较大提升。与普通冷轧金属材料相比,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具有定制化特征,对材料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以及加工工艺等要求更高,具体对比情况如下:
(3)下游应用: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下游应用主要为零部件精冲加工,其应用行业广泛,在汽车零部件、电气产品、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化工、刀具等行业均有所应用。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下游重点行业应用需求情况如下:
下游行业 |
精冲特殊钢材料应用 |
汽车零部件 |
变速箱、发动机、座椅、离合器、汽车安全带、轴承、法兰
盘、凸轮盘、各种拨叉、锁扣板、棘轮、刹车蹄片、棘爪齿
板等 |
电气产品 |
发电机转子、电器开关、阀板、变压器壳体、风电蝶形弹簧、
电动工具、开关机构、限位块等 |
轨道交通 |
传动齿轮、空调阀片、减震弹簧、座椅、排气法兰等 |
通用机械 |
纺织机械、磨床、锯床、链轮传动、阀板、冷却系统等 |
精密仪器 |
指针、齿轮传动机构、弹簧、发条等 |
航空航天 |
精密齿轮、电器元件、液压作动装置、发射系统等 |
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出厂后通常以一定规格的卷材形式存在,而下游不同行业的生产制造企业往往针对自身产品性能会对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冲压加工等,形成精密零部件。
4、行业特点:
(1)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以需求驱动的定制化属性: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隶属于特殊钢范畴,但成分复杂多变、加工工艺技术要求高。特殊钢材牌号众多,规格繁杂,目前世界上有数千个特殊钢牌号及上万种品种规格。同时,特殊钢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特定应用领域的不同部件对特殊钢均有特定要求。以发行人主要面向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为例,下游应用的零部件厂根据其产品设计需求对特殊钢提出个性化需求,对特种钢材的制造工艺技术有较高要求。同时,部分客户订单具有小批量、多品种、非标化特征,行业内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定制化研发及生产加工能力。
(2)具备较高生产工艺技术难度,需要多道次精密冷轧和热处理: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生产工序包括坯料选择、酸洗、纵剪、多道次轧制、热处理(包括球化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等方式)、成品微变形精整、性能检测、平整、剪切、纵剪、包装、入库等工序,任何一个工序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
冷轧工艺是在再结晶温度下进行加工硬化的轧制,最终便会获得尺寸非常精准、板材形状优良、表面光滑、性能高的产品;热处理是为了确保产品符合特定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要求;冷轧和热处理是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核心工艺环节。平整则是一种小压下的二次冷轧,改善板材的平整度、光洁度等。
行业内企业通过自身研发创新及工艺积累,从而控制成品精冲特殊钢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尺寸公差、表面特征、成材率、产品稳定性等性能。
(3)生产组织复杂: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以高精度、高品质、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为特点,生产组织复杂。由于不同规格品种或性能要求的材料,其生产工艺路线设计不同,且单批次订单数量较小,因此对精密冲压特殊钢生产组织与管理提出较高要求。
(4)质量要求严格: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产业升级,下游客户对特殊钢材料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厚度公差进一步减小,同时还要求特殊钢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强度、尺寸精度、平整度及表面质量更加优化。因此,对冷轧及热处理生产流程的全面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
(5)主要由专业加工企业负责生产:目前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基本上采用大型钢铁企业热轧特钢坯料+专业材料企业冷轧与热处理的模式进行生产,大型钢铁企业以提供精冲钢热轧原料卷为主,很少提供精密特殊钢产品。主要是因为精密冲压特殊钢大多属于中高碳钢,生产加工专业性强,工序复杂(需要多道次冷轧和热处理),品种多、规格多、批量小,生产组织困难,大型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不具备优势,因此主要由专业材料企业进行精密冷轧及热处理生产加工。
(6)高端产品依赖进口,行业处于进口替代阶段:虽然我国目前部分特殊钢产品规模上已经跻身前列,但下游汽车行业、重装备行业、高端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等所需的高端特殊钢产品大多依赖进口,其中船舶海工用特钢进口依赖度达到60%、航空航天高温合金进口依赖度达到50%,特钢高端产品空白化制约了诸如航空航天等我国战略产业的发展。目前,在汽车制造等涉及精冲特殊钢的领域,国内企业正逐步实现进口替代,通过精密冷轧及热处理工艺的积累,与下游汽车零部件国际厂商密切合作。
5、行业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加工生产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技术环节多,技术工艺复杂,涉及坯料选择、酸洗、冷轧、热处理等多道工序,其中冷轧技术与热处理技术具备较高技术难度,由于精密冲压特殊钢大多属于中高碳钢,生产时变形抗力大,因此需要多道次冷轧和热处理(球化退火等)。冷轧后的球化退火效果很重要,一般会要求最终产品的球化率>90%,甚至>95%。
随着整车厂商及其零部件供应商采购全球化方向发展,其与精密冲压特殊钢企业在技术合作和产品联合开发方面的深度和广度越发紧密,同时也对产品性能、精度、稳定性、外观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实力、产品质量、供货稳定和成本控制是其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标准,没有深厚的技术研发水平积累,一般精冲特殊钢生产企业的产品很难达到客户要求,从而对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2)客户认证壁垒:汽车行业使用精冲零部件主要集中在变速箱、座椅系统和安全系统等与汽车安全性能紧密相关的部件,配套生产汽车精密零部件的企业获得客户的认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汽车零部件企业均需要对材料企业进行认证,但汽车行业对产品替代比较谨慎,认证周期和认证成本较高,认证完成后也需要在新产品上进行批量的替代,很少在现有产品上进行直接替代。
全球各大整车制造商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对材料供应商的研发实力、技术水平、社会责任、人员素质、财务管理、环境保护、供货经验、装备条件、流程管理和品质管控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在选择上游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的过程中,拥有一整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通常情况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汽车协会组织建立的零部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IATF16949:2016)审核后方可成为整车厂或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候选供应商;整车厂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按照各自建立的供应商选择标准,对候选供应商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质量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现场综合评审。此过程一般需要经历1-2年的认证考察时间,前期认证成本较高。而一旦成为合格供应商以后,整车厂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常不会轻易变换其配套零部件供应商,供货关系相对稳定。较高的客户准入门槛以及较长的认证周期对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形成了较高的客户认证壁垒。
(3)资金壁垒: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生产线建设和生产运营均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汽车制造企业及其零部件供应商对其合格精冲特殊钢供应商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供货及时性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为实现定制化生产,并满足客户的要求,精冲特殊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厂房、购买高端设备。同时,原材料采购、机辅料采购、生产经营周转等需要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需要较大资金投入,资金门槛成为进入本行业的壁垒。
(4)管理壁垒:当前汽车零部件下游市场需求更加趋向于小批量、多批次,推动精密冲压材料供应商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营、销售等管理环节逐步采用精益化管理模式以应对存货及经营风险。只有具备良好的系统化管理能力,精密冲压特钢材料供应商才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供货的持续性。突出的管理水平源自于高效的管理团队和持续不断的管理技术革新,行业新进入者通常情况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高效的管理团队和有序的管理机制,从而形成一定的行业进入壁垒。
6、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1)行业周期性特征: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其生产和销售与汽车行业景气程度息息相关,而汽车行业与宏观经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当国内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汽车消费活跃;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汽车市场发展放缓,汽车消费收紧。上述变化均会传导至上游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因此,目前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基本保持一致。但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周期性特征可能存在调整。
(2)行业区域性特征: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主要面向汽车零部件市场。我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工业发展均呈现出集中化、规模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因此决定了汽车零部件、汽车整车厂结构较为集中。基于上述原因,国内精冲材料企业为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供货周期、提高协同生产效率,往往选择在整车厂商临近区域设立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以东北地区、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华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等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为辐射中心的行业区域性分布特征。
(3)行业季节性特征: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行业整体季节性特征不明显。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受下游整车行业生产及销售情况影响而有所
7、产业发展前景:我国特殊钢产量占比较发达国家差距大,未来扩张空间广阔。根据中国钢铁年会数据,十年前瑞典特钢占比已达70%以上,德国为30%以上,日本、意大利则均在20%以上。我国特钢占比较低,Wind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9年间我国重点优特钢企业钢材年产量占粗钢产量均不到15%。若按日本2018年24.5%的特钢占比,我国2019年特钢产量应有24,410万吨,而实际产量仅为12,856万吨,存在11,553万吨的产量差。由此可见,我国特殊钢产量占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特钢行业产品分化及专业化趋势明显。从全球范围来看,日本特殊钢品种相对较为齐全,总体质量水平较高;欧美国家特殊钢产品专业化程度很高,如瑞典的轴承钢、工模具钢,法国的不锈钢和精密合金,奥地利的工模具钢,美国和英国的高温合金等。
我国特钢产品结构分化明显,整体呈现正三角型,表现为中低端产品占比较多,而行业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比较短缺。高端特殊钢的大量进口和低端特殊钢的供大于求使得我国特殊钢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高端特钢材料仍是我国特钢行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产线专业化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摆脱多品种、小批量、低效率、无效益的局面。因此,我国特殊钢产品的发展方向是高质量(高洁净度、高均匀性、精细组织、高表面质量、高尺寸精度),高性能(生产及加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适应性,应用环境下的高可靠性)和品种多样性,适应不同应用环境的基础材料需要。
8、新经济转型下特殊钢需求增长空间广阔:新旧经济动能转换之际,政策支持特钢行业发展。2016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即新模式代替旧模式,新业态代替旧业态,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代替旧材料旧能源,实现产业升级,实现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外延增长型向内涵增长型、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当前特钢材料行业即是钢铁行业新经济转型的一个方向,由普钢行业“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特钢行业“质量增长型”发展模式转变为大势所趋。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