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数据系统、专业顾问团队为各领域企业、机构提供专业的市场咨询及市场地位认证服务
400-1050-98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
2021年中国银行业及商业银行政策环境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1)国内银行业规模概况: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质增效阶段。一方面,GDP增速等宏观数据整体呈现回落趋势;另一方面,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使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均衡性明显提升。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1,015,986亿元,同比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额达到518,907亿元,同比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同比下降3.9%。2021年1-6月,我国GDP达到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虽略有回落,但仍大幅领先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下表为2016年至2021年6月,我国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具体情况:

 

2020年我国GDP按照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完成77,754亿元,同比增长3.0%,占比7.7%;第二产业完成384,255亿元,同比增长2.6%,占比37.8%;第三产业完成553,977亿元,同比增长2.1%,占比54.5%。2021年1-6月我国GDP按照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完成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占比5.3%;第二产业完成207,154亿元,同比增长14.8%,占比38.9%;第三产业完成296,611亿元,同比增长11.8%,占比55.7%。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下表为2016年至2021年6月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总值的比重:

 

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等方面稳步提升,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面作用显著。2018年以来,商业银行总体运行较为稳健,不良贷款余额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资本充足水平整体持续向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总体平稳。根据人民银行统计,2016年至2020年,中国银行业人民币贷款与存款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83%和9.00%。下表为2016年至2021年6月30日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及外币存贷款总额情况:

 

(2)国内银行业市场格局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统计口径,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类金融机构等。下表列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

单位:亿元

 

1、大型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是指国有六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361,845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资产总额的40.53%,全国大型商业银行负债总额1,251,106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负债总额的40.63%。

2、股份制商业银行:截至2021年6月30日,国内共有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这些银行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商业银行业务。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603,186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7.95%,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总额555,250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负债总额的18.03%。

3、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获得经营许可的地域范围内经营各类商业银行业务。近年来,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36,365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2.99%,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403,083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负债总额的13.09%。

4、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是区域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和城市的小企业和当地居民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43,291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3.19%,全国农村金融机构负债总额410,490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负债总额的13.33%。

5、其他类金融机构:其他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政策性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家银行专注于政策性贷款业务。外资银行主要包括外国银行的代表处、分支机构、外商独资银行及合资银行。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他类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515,334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5.34%,其他类金融机构的负债总额459,674亿元,占国内银行业负债总额的14.93%。

(3)我国商业银行的进入壁垒:银行业的经营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和金融的安全,属于特殊产业,其发展条件和市场准入比一般工商企业的要求严格。根据《商业银行法》《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中国银保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必须符合规定的最低实缴资本,具备规定的股东资格,并经中国银保监会审查批准。

关于最低实缴资本的要求: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可兑换货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农村信用社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

除最低资本额的限制之外,中国银保监会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发起人的总资产、资本充足率、投资额占其净资产的比例、盈利状况、信用评级等都有相应的审慎性规定。综上所述,较高的最低资本限制和投资主体资格限制构成商业银行的主要进入壁垒。

(4)影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因素:

1、宏观经济运行: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银行业与宏观经济具有高度相关性。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向好,国民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GDP的持续增长、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可支配财富的增长及居民消费升级,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我国银行业保持平稳发展;2018年至2020年各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增速分别为6.3%、8.1%和10.1%。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GDP增速放缓。经济增速放缓给银行业的业绩增长带来一定压力。同时,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进行产业调整的过程亦对银行业资产质量形成压力。

2、利率市场化: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运作机制的逐步形成和金融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核心要素,在实现内外均衡、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存贷款利差空间缩小,从而压缩银行的利润空间,加大各银行竞争压力。同时,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利率的变动会更加频繁,加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目前各商业银行正积极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金融产品创新,资产结构调整,加大非利息中间业务收入等手段,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对风险定价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将相应提升。

3、金融体系不断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仍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以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业务格局。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股票市场、国债市场、企业债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金融市场逐步建立并发展壮大,融资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会有更多直接融资渠道的选择,直接融资的占比也将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4、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金融创新的基础和支柱。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移动通讯设施以及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普及。这对金融业,尤其在涉及支付结算、企业融资、投资理财、金融产品销售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互联网作为金融服务的新型渠道,既孕育了一批互联网金融企业,也为银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不断完善电子和网络渠道的建设,依托技术进步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推进业务模式转变,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以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5、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改变着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频繁流动、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金融市场的全球联动和跨境监管等。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也在加速提升,外资银行纷纷在我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境外投资者不断入股中资银行;与此同时,中资银行也加快了海外布局,目前已有多家中资银行控股、参股境外金融机构,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大力拓展业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通过经营模式、运作机制、服务功能等方面的调整,进一步扩充自身经营实力,为业务的全球化布局和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5)银行业发展及改革趋势:

1、商业银行的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中国银保监会不断完善监管理念、监管目标和监管标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监管规定和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更为审慎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制度对高风险的市场和行业进行监管,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等。

在资本监管方面,自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出台以来,监管机构不断出台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政策法规,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加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对银行业的资本监管要求。中国银监会于2012年6月正式出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总体原则、监管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计算规则、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评估程序、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内容和监管措施、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等方面重新进行全面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资本监管要求。

2、零售银行业务增长迅速:目前商业银行的企业贷款在国内银行资产业务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也为商业银行贡献了主要的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消费结构升级以及消费模式的转变,我国的个人金融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个人贷款产品和非利息收入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增长迅速。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迅速提高,居民对个性化的理财顾问服务等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居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快速发展。

3、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日益重要: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增长、内需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2005年以来,政府及监管机构陆续推出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银行的贷款资源向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倾斜。根据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中国银保监会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的支持,聚焦小微企业中的相对薄弱群体,出台多项法规通知,鼓励商业银行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单列年度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并在机构准入、资本补充、资本占用、不良贷款容忍度和贷款收费等方面,对银行业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出了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积极提升小微企业业务的战略定位,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小微金融商业模式,纷纷成立专门的小微企业管理部门或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建立小微企业的贷款绿色通道和多样化的产品体系,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75万亿元。随着中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配套信贷政策的持续完善、小微企业融资产品体系的日趋多元化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将成为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焦点之一。

4、金融领域的综合化经营不断深入: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脱媒趋势的日益凸显,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对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挑战不断增加。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产权交易中心等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大型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金融业务牌照管制的逐步放松,商业银行逐步通过收购兼并或设立专业公司的方式进入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等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务,从传统单一的商业银行向综合经营的银行控股集团转变,发挥各经营机构的协同效应,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适应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和混业竞争要求。

5、银行收入结构持续多元化:在我国银行业普遍资本金趋紧的情况下,各家银行加大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力度,以减少对银行资本金的消耗。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不断拓展以及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内银行业的业务范围和收入结构不断发生改变,非利息收入比重不断扩大。同时,由于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资产管理、金融期货、汽车金融服务、信息咨询、投资理财等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业务也在加速发展。另外,商业银行更加注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挖掘客户需求,注重客户体验,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增强客户黏性,实现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随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模式的市场化,以及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日益丰富,中间业务收入将成为银行业新的盈利增长点,有利于银行业改善收入结构,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提高收入的稳定性。

6、差异化经营和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银行寻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战略意识日益强化,开始主动选择不同的战略定位,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重视自身品牌的培育,构建起符合自身特色的比较优势,不断开辟市场竞争的新领域。商业银行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通过加强产品创新规划、健全创新组织、完善激励机制、规范创新流程,持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在消费信贷、理财产品、电子银行、现金管理等领域,产品创新尤其活跃。

7、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下限限制、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限制和据贴现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利率市场化进程日益深入。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能力、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产生一定的挑战,但也将鼓励中国商业银行开发更多创新产品及服务。此外,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业的竞争压力,促使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尤其是中间业务产品及服务方面,如投资银行、理财及另类投资服务等。

8、互联网金融领域快速发展: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融合,互联网金融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在支付渠道、投融资渠道、资产管理等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形成了有力的跨界竞争。互联网金融在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客户服务范围、应用大数据进行客户分析、增强金融业风险管控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互联网技术正在给银行业带来深刻变化,加快了自身电子渠道的创新升级。目前,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基本形成了由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等构成的全方位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尤其是以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为代表的新型电子渠道高速发展。此外,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还通过加快互联网技术在传统业务领域的应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基于互联网技术研发新平台、新模式等方式,加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创新。因此,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9、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推进,我国金融机构正在稳步推进海外布局,通过设置海外机构或投资入股境外金融机构等方式推进国际化进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开展境外业务的中国企业以及赴海外的个人客户,开展存贷款、贸易金融、国际结算等商业银行业务,个别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已成为服务当地客户的主流金融服务机构。根据境外监管特点,部分银行设立了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境外机构,成为开展综合化布局,提升跨业务跨市场服务能力的重要平台。

10、民营银行和存款保险制度的稳步推进:2014年3月,国务院批准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2014年7月,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天津金城银行3家银行的筹建申请;2014年9月,上海华瑞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获取中国银监会关于筹建申请的正式批准;2014年12月12日,微众银行成为首批试点中首家获准开业的民营银行,随后其余4家试点民营银行陆续开业。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国共有19家民营银行已开始营业。

2015年3月31日,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通过最大程度地强化市场纪律约束,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提高公众信心,降低挤兑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在利率市场化之前或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大多数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随着中小银行的发展以及民营银行的逐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可以有效防范银行风险的积聚和爆发,有利于银行稳健经营和银行系统稳定。但我国一般性存款余额较大,因此缴纳保费不可避免地会对银行财务管理和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6)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情况:

1、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城市商业银行指主要业务在某一个地区,重点为该地区经济服务的银行。它是在合并已经商业化经营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础上,由总部所在地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原则进行经营,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统一核算体制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创立的城市信用社。城市信用社以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建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我国的城市信用社数量发展到三千多家。为进一步规范城市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体系,国务院于1995年9月7日下发《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国发﹝1995﹞25号),决定自1995年起在撤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在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1996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在35个大中城市和60个地级城市中全面展开。1997年12月,根据95个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进程,国务院又批准在东莞等58个地级城市继续开展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

1998年3月12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文,将“××城市合作银行”名称变更为“××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可以使用简化名称“××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经批准一般只在专门的地区从事银行业务。2006年4月,中国银监会出台《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正式明确了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操作流程。2009年4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进一步放宽了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准入要求。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在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主张审慎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把城市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大幅增强,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迅速提升,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2、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规模: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436,365亿元,负债总额403,083亿元。2016年至2021年6月30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相关指标如下表所示:

单位:亿元

 

2016年至2020年,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平稳快速发展,总资产及总负债年均复合增长率均保持在10%左右,所有者权益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左右。

手机验证
请您输入您的手机号,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输入手机号:

  • 图片验证码:

  • 输入验证码:

您的订单已提交
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能联系
注册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企业名称:

  • 手机:

  • Email:

  • 其他要求:

    您可以留下您的疑问,待我们沟通时能更好的解决。您提交订单后,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网页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