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更多+
(1)按营养成分分类:饲料产品按照营养成分不同可以分为预混料(预混饲料)、浓缩料(浓缩饲料)、配合料(配合饲料)等。
预混料是添加剂预混合料的简称,是将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成分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配比,均匀混合而成的中间型产品,不可直接用于饲养动物。浓缩料是在预混料的基础上添加鱼粉、豆粕等蛋白质原料与一定比例添加剂混合而成的饲料,不可直接用于饲养动物。
配合料是根据饲养动物不同生产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按科学配方把多种不同来源的饲料,依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的饲料,可直接用于饲养动物。
(2)按加工工艺分类:饲料产品按照加工工艺不同可以分为粉状饲料、颗粒饲料、膨化饲料等。粉状饲料是将各种原料粉碎后按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饲料,具有消化吸收率较低、含菌量较高、安全性较差的特点。
颗粒饲料是将粉状饲料进一步调质、淀粉糊化、挤压成型而成的饲料,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提升饲料的吸收转化率,同时具有体积小、不易受潮、便于散装存储和运输等优点。
膨化饲料是经高温挤压膨化工序,物料理化性质发生剧烈变化制成的规则蓬松多孔饲料。膨化饲料除了具有颗粒饲料的优点外,还能进一步提高饲养动物的消化吸收率,有效预防动物消化性疾病,其在饲料转化率、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投饲管理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颗粒料。但膨化饲料作为新兴技术,相对于颗粒饲料具有产品配方技术和生产操作技术要求高、生产线投资金额大等门槛,在我国饲料产品中占比仍然较低,近年主要应用于鱼类养殖。
(3)按饲养对象分类:水产料主要根据饲养的水产动物品种的不同提供相应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包括淡水鱼料、海水鱼料、虾蟹料、蛙料等。猪饲料主要针对猪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包括乳猪料、仔猪料、中猪料、大猪料、妊娠母猪料、哺乳母猪料等。禽饲料主要根据饲养的禽类品种的不同提供相应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包括蛋禽料、肉禽料、种禽料等。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2-2028年中国饲料市场专项调查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饲料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业之间的关系:
(1)饲料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饲料行业作为水产、畜禽养殖产业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连接上游的鱼粉、豆粕、面粉、添加剂等原料种植业、加工业以及下游水产、畜禽养殖业。
(2)上游行业对饲料行业的影响:
①鱼粉:鱼粉是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制成的饲料原料,具有高蛋白、富含微量元素和易吸收等特点,是饲料中动物性蛋白的主要来源。
我国鱼粉来源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目前,我国从全球20多个国家进口鱼粉,其中,秘鲁作为全球重要的鱼粉供应国家也是我国鱼粉主要进口地区。报告期内,秘鲁等国实施捕捞配额政策,鱼粉产量不稳定,导致我国鱼粉平均价格波动较大。
2016年,鱼粉价格由年初的1万元/吨左右上涨至年中的1.2万元/吨左右,随后一度下降至0.95万元/吨左右,并于2017年末再次上涨至1.2万元/吨。2018年至今,鱼粉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12月,鱼粉价格保持在1万元/吨左右。2020年,鱼粉价格大幅波动,由年初的1万元/吨左右上涨至年中的1.2万元/吨左右后再度下降至1万元/吨左右。
②豆粕:豆粕是饲料中主要的植物性蛋白来源,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蛋白质含量在40%~50%之间,且富含必要的氨基酸。
我国大豆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价格受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影响较大。巴西、美国、阿根廷是我国三大主要大豆进口来源国,2018年度进口量占大豆进口总量的95%左右。
当前,我国豆粕价格受大豆的国际市场价格、下游养殖行业景气程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呈明显波动趋势。2016年至2019年,豆粕价格在2,500元/吨至3,700元/吨之间剧烈波动,2020年以来,豆粕价格在2,800元/吨至3,300元/吨之间波动;2016年至2019年,大豆价格在3,300元/吨至3,700元/吨之间大幅波动,2020年以来,大豆价格呈上涨趋势,由3,500元/吨上涨至4,300元/吨。
③玉米行业概况:玉米含糖量高,是饲料中主要的能量来源。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国内玉米供应充足。
我国国内玉米价格受国际粮油价格和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影响,波动较大。2016年至2018年中期,我国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格在1,400元/吨至1,800元/吨之间波动;2018年中期至2019年,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在1,900元/吨左右至2,500元/吨左右剧烈波动;2020年,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格由年初的2,200元/吨左右下降至年中的1,900元/吨左右,随后有所上涨。2017年至2020年6月,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由1,600元/吨左右上涨至2,400元/吨左右。
(3)下游行业对饲料行业的影响
①我国水产品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开始由“温饱型”向“质量型”、“健康型”转变。水产品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易于消化吸收、EPA和DHA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等优点,成为我国居民重要的动物性蛋白来源。2010年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为40.20千克,2018年增长至46.40千克,复合增长率为1.81%。
②我国水产养殖业占据渔业生产主导地位:水产品主要来源于养殖和捕捞。水产品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但自然资源制约着捕捞业的发展,同时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使水产品养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88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了捕捞产量,标志着我国渔业由“以捕为主”跨入“以养为主”的历史阶段。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2010年我国水产品养殖总产量3,828.84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1.26%;2019年我国水产品养殖总产量5,079.07万吨,平均复合增长率为3.19%,占比增至78.38%。
③我国水产品养殖结构不断改善: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除四大家鱼(指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普通水产外,对其他特种鱼类和虾蟹类的需求不断增加。2012年度,我国四大家鱼、鲤鱼、鲫鱼产量为1,716.32万吨,占水产养殖产量的40.02%;2019年度,我国四大家鱼、鲤鱼、鲫鱼产量为1,876.56万吨,占水产养殖产量下降至36.95%。水产养殖品种的日渐丰富为饲料行业释放出巨大的需求空间。